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综合功能的影响

2018-08-06 00:46但艳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健脑脑瘫分值

但艳苹,李 珍

(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小儿脑瘫是指宫内至分娩后1个月内所出现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缺陷综合征,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及代偿性姿势出现[1]。目前脑瘫已成为导致婴幼儿致残和生活质量下降主要病因之一[2]。西医主要是对患儿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难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无法实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修复,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差[3]。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疗法近年来被临床证实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优势,逐渐成为小儿脑瘫首选治疗方案[4-5]。2013年1月—2016年1月笔者观察了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综合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上述时期收治肝肾不足型脑瘫患儿90例,均符合《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6]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相关诊断标准,年龄<7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肢体畸形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药物过敏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男37例,女8例;月龄12~70(38.48±7.63)个月;合并智力障碍25例,语言障碍18例,癫痫10例,视觉障碍6例。观察组45例,男35例,女10例;月龄11~70(38.56±7.67)个月;合并智力障碍28例,语言障碍19例,癫痫10例,视觉障碍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即Bobath疗法,40 min/次,每周5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脑针法治疗:体针选穴为大椎、命门、肾俞、太溪及身柱,头针采用四神针(于距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5寸处分别刺入)、智三针(于前发际与头正中线交界处、距左右旁3寸处分别刺入)、脑三针(于脑户穴及左右各1.5寸处分别刺入)、颞三针(于耳尖入发际2寸及左右1寸处分别刺入),刺入时针与头皮应保持20°~30°夹角,快速刺入并捻转针旋转,200次/min,捻转3 min后留针30 min。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分别采用MSA量表评估患儿肢体痉挛程度[8],分值0~5分,分值越高提示肢体痉挛越严重;采用GMFM量表[8]评价患儿粗大神经恢复程度,分值越高提示恢复情况越佳;采用FMFM量表评价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分值越高提示恢复情况越佳;采用ADL量表评价患儿生活质量,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佳;采用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进行远期智力发育水平评价,分值越高提示智力发育越佳。②治疗结束后参照文献[8]制定评定标准,评价总体疗效和肌力改善疗效。总体疗效评定标准: ADL评分分值增加>14分为显效,ADL评分分值增加1~14分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肌力改善疗效评定标准:肌力分级增加2级及以上为显效,肌力分级增加1级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③记录治疗过程中癫痫、肌力异常及发育迟缓发生例数,计算百分比。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MAS、GMFM及FMFM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MAS评分显著降低(P均<0.05),GMFM和FMFM评分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MAS、GMFM及FMFM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ADL和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ADL和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ADL和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总体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总体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肌力改善疗效比较 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4 2组肌力改善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小儿脑瘫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其中痉挛型脑瘫患儿人数占总数的65%~70%[9]。小儿脑瘫主要病变部位为锥体束系统,患儿因锥体束损伤,骨骼肌收缩调节功能异常,出现肌力升高、牵张反射亢进及肢体痉挛症状[10];如不及时控制可导致剪刀步态发生,且远期四肢运动和智力水平均落后于正常人群,而这些均是导致小儿脑瘫患儿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11]。

目前小儿脑瘫临床治疗主要是进行康复训练,即以神经发育学理论对肢体、言语、认知及其他智力发育指标进行训练,进而实现改善肌张力、纠正姿势异常及提高运动障碍等目的[12]。其中Botath训练法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瘫患儿姿势控制和运动选择方面能力恢复,但总体控制效果欠佳,无法达到满意近远期预后目标[13]。

祖国传统医学依据小儿脑瘫患儿症状体征特点将其归于“五迟”“五软”范畴,认为该病病位在脑,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中先天肾气亏虚、脑络受损为本,气血失畅、瘀阻脑络及筋骨失之濡养为标,久之脑气难与四肢气机相接,神机失用则发为本病[14];故中医治疗小儿脑瘫肝肾不足型当以滋肾养阴、益脑行气为主。本研究所用补肾健脑针法包括头针和体针两部分,头针中四神针主要作用于大脑前动脉,可有效改善皮质运动和感觉功能,加快相关动脉血液灌注;智三针主要作用于大脑额叶,可显著促进智力水平和情感功能发挥[15];颞三针主要作用于大脑颞叶皮质,可调节肢体运动和记忆功能[16];而脑三针则主要作用于小脑和枕叶皮质,可纠正共济失调和斜视症状[17]。体针选取大椎、命门、肾俞、太溪及身柱诸穴,其中大椎和命门属督脉经腧穴,刺激后可调动十二经阳气,进而作用于脑髓和脊髓[18];肾主发育,如精气亏虚不足则可诱“五迟”“五软”发生;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补肾之主穴,刺激后可发挥补肾益肝、填髓安神之功效[19];太溪属足少阴经之原穴,刺激后可发挥调补肾气、健脑充髓之功效[20]。补肾健脑针法一方面能够补肾益心、养血行气,另一方面还可增强自身体质,加快智力发育,共用可奏补胎禀、养髓海、健脑络及充脏腑之功效[18]。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MAS评分显著降低,GMFM、FMFM、ADL及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和肌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脑瘫可有效调节肢体异常肌力状态,改善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促进智力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健脑脑瘫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脑解郁黄花菜
坑人的“健脑片”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北京上百所中小学校试点“健脑操”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