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

2018-08-07 08:04张玉军吴建胜杨丹孙良旭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张玉军 吴建胜 杨丹 孙良旭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要依赖于专业教育,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系列举措,探索理论与实践混合教学模式,切实推进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网络工程专业内涵建设。

关键词 网络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1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earch and

Reform Practice in Network Engineering

ZHANG Yujun, WU Jiansheng, YANG Dan, SUN Liangxu

(Software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Anshan, Liaoning 114051)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pends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the revision of training program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faculty of teachers,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explored, an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network engineering is promote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5月4日印发了针对于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意见,同时指出了目前各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实践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低、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等。在当前的创新创业飞速发展的大形势下,高校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应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专业课的有效融合工作,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潜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辽宁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系列举措,探索理论与实践混合教学模式,切实推进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网络工程专业内涵建设。

1 网络工程改革試点专业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试点专业改革以我校现有网络工程专业学生为基础、充分调研IT行业人才需求,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不断展现并有效结合专业实践课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以工程为基础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本着提升所培养人才的专业素养、提高质量并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核心目标,采用“3+1”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各学科全方位提升,同时掌握包括数学在内的各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及通信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利用数字化系统及计算机进行规划设计、设备维护、安全防控及开发相关应用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成为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数字系统进行专业的维护、防御、开发设计及运行部署等高科技技术手段,以培养合格的新型数字化人才,侧重培养具有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专业技能的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网络应用技术人才。

2 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深化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2.1 修订培养方案

在2013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并完善“3+1”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引入教学中,使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进入第一课堂。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不断线,大一、大二每年设置2~4学分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大三设置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注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加强以本院学生为主体的社团(ACM协会、计算机协会等)的管理,鼓励优秀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创新、软件开发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参加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嵌入式大赛等,并保持成绩至少不低于往届。在校外实践环节,如认识实习、寒暑假的社会调研、企业实习实训等,让学生了解人家企业、软件行业的发展状况、最新技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外延到课外活动,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创业竞赛、社会实践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2.2 完善课程体系

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专业教育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与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综合信息,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开设创业管理课程,同时,设置3周的认识实习和新技术专题,主要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软件行业的主流技术、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等;介绍专业发展方向、高层次人才的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等。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软件开发创新创业选修课程。

确定的网络领域软件开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夯实的基础和宽阔的发展空间。以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为主体的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程序调试能力,算法设计能力,算法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编程基础;专业课程以专业课程主要是组网技术应用及Linux网络开发两大模块,组网技术应用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大型网络工程的搭建,Linux网络开发是指大型底层软件开发,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技术能力,其中包含: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应用软件的开发等;而选修课开设如网络安全及Web应用开发等相关课程,这类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并拓展学生专业课程领域;最重要的一点,通过毕业前的入企实习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技能的能力。

2.3 共享教学资源

(1)加强专业特色教材建设。借鉴《路由交换技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经验,结合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和实践经验,开展特色教材建设:第一,重点建设面向工程实践的教材;第二,自编特色课程和反映网络工程行业技术发展的课程教材;第三,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企业所需网络软件开发人才能力培养的特色教材。

(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自行研制CAI课件、视频教学、教学案例、习题测试等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在与校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Oracle全球职业教育项目运营商)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门课程资源,建设10门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平台。

(3)加强实践资源建设。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工程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堂建设与教学、实验与竞赛结合、创新目标与第二课堂相呼应、实训与校企指导为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面综合培养目标,从而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两不误,通过课堂内外的结合与实训基地和学校的紧密联系以及学生学习与就业的同步,凸显出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创新性、参与与合作性,让实践教学成为每个学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4 师资力量的完善

师资力量的引进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保证教职工的队伍稳定性以及教学水平的高效性,有足够的开拓创新及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原有的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质量,提升教职工个人素养,做到質量和数量的同步,学历与能力的结合,使得高校教职工的支撑结构及年龄结构等更趋完美,从而激发专业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鼓励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学科前沿、专业动态、产业动向、创新创业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引导教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注重因材施教,激励学生做中学、思中学。

按照“软件学院教师成长计划”有计划地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如骨干教师出国研修、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学、 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等。加强校企间的联系,组建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承接来源于社会或软件企业的横向项目,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实践,等常规机制,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实际能力。加强与中软国际、沈阳华信等公司合作,提高教师工程创新教育能力。以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内容相互衔接课程建立课程群,以课程群组为单位探讨教学内容、组建课程教学案例、研讨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着力营造创新氛围。组织教师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创新教育交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教育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师资保障。

2.5 探索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一个特点是需要学生学习并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而且复杂,而这些复杂的知识点之间又存在不可忽视的紧密关联,这就要求学生加强练习和实践,这类课程的大多数知识点学生可以在程序的设计过程中予以验证,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点,专业课老师将授课地点从教室转移到机房,在同一课堂采用边讲边练的模式,同时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本专业在2016-2017(2)学期以“PHP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试点,探索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将精心准备的课件、案例、习题、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有序地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将对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的补充,同时还可以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再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激励学生创新。随着机房规模的扩大和经验的积累,后续会在多门课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

3 结束语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软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内容,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素质,重新确立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低年级基础程序设计能力训练、高年级的企业工程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训练及大四学生的企业实战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竞争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建设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教发[2016]23号),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GM201410),辽宁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GYB201722),辽宁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

参考文献

[1] 欧阳国庆,王游,李永华.“中国特色”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探析[J].教育评论,2017(1):62-65.

[2] 钱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融合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84-87.

[3] 王清,柳军,唐卫.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6(12):65-68.

[4] 刘贵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5-7.

[5] 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3):1-6.

[6] 曾秋菊.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35-37.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