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表演式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语文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2018-08-07 08:04常欣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

常欣

摘 要 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入校时学业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很低。但他们普遍比较喜欢玩手机游戏,愿意通过游戏体验来获得知识与心理的满足。基于这一特点,作者设计将游戏表演式教学法与“语文”课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语文 游戏表演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55

Teaching Design of Game-play Teaching Method in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ANG Xin

(Luoy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uoyang, Henan 471000)

Abstract Mos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weak academic base and a low interest when they entrance the school. But most of them like to play mobile phone online games. They are willing to get knowledge and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through the game experience. Based on this feature,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game performance teaching method with Chinese cours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goals.

Keyword vocational college; Chinese; game performance teaching method

“語文”作为职业院校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甚至在学生毕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语文”课重要作用相反的是,在现在的职业学校,语文课的地位不高,教学方法也很老旧,多数仍然停留在课堂讲读,课下练习的传统教学阶段。而且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学业基础薄弱,对学习很排斥,表现为不自信和挫败感强。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比不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不愿主动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不爱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注意力容易涣散,学习效率低下。面对一群在课堂上“见缝插针”低头看手机的学生,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笔者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长期观察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普遍比较喜欢玩网络游戏,愿意通过游戏体验来获得知识与心理的满足,很多学生甚至通过手机游戏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群体。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部分学生认为理论课既难学又无用,要学就只愿意学可以动手的实践课。因此,笔者就设想把游戏表演这种轻松有趣的形式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也动脑,他们一定会愿意参与并积极配合。

1 游戏表演式教学的内涵

研究表明,游戏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在人类开始形成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萌芽时,游戏活动就构成了人类的一种文化型态。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主旨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很多教育学家都提倡用活动的方式来获得知识,如美国教育家杜威,他强调在课程教材中要突出在亲身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过程,要求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在适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要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实施中,游戏表演式教学能够提供一种有趣的和有竞争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游戏表演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强化行为和有所发现。游戏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的策略;游戏表演不仅可以引入游戏动机,而且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设定好的教育情境中。既是游戏又能自己表演的教学形式整合了娱乐与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让学生觉得学习并不总是枯燥无味的,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游戏式的表演,引入竞争意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 游戏表演教学模式实施步骤

2.1 明确游戏规则,设定游戏任务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首先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教学目的,对这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了然于胸,这样才能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不至于在游戏教学中被学生“带着跑”;其次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主要是把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科基础相结合,让设计的任务尽量接近于真实的环境,更多地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应用文—总结》这一章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掌握总结这一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但是由于应用文本身比较枯燥,如果坐在教室里学生可能“冥思苦想”也难以落笔。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我们将这次课设计为游戏,带学生进入模拟病房,按小组分配任务,观察病房的卫生情况,贵重药品和麻醉药品的管理情况,无菌操作和消毒管理情况,最后小组汇总。学生感到十分新奇,也很感兴趣。最后多数同学都顺利写出了合乎要求的《病房工作总结》。

2.2 学生解读任务,小组讨论决定用什么形式的进行表演

在整个过程中,按照(1)分组讨论,(2)各组汇报,(3)师生总结的三部分完成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围绕已设定游戏任务进行自由讨论,由一名成员简单汇报。第二步,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结果,给出修改意见。在这里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多表扬肯定,少批评,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完成游戏任务。在课程刚开始的阶段,有时候学生面对任务会比较迷茫,不知如何下手,教师要注意观察,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指导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启发为主,不要完全“包办”。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将课程中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游戏表演场景,让学生体会到乐趣。比如:在学习小说《项链》时,将本课的游戏任务交给学生,大家一致认为用话剧的形式表演比较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擅于写作的同学组成了剧本组,热爱表演的同学组成演员组,爱好朗诵的同学组成了旁白组,没有太多特长的同学归为剧务组,各个小组分工协作,将课文中的语言转换为一个个的小场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成功地完成了表演任务。

2.3 完成任务,延伸使用在游戏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

在游戏和表演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有些学生通过有趣的表演,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记忆比较深刻。同时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方法,掌握了与他人恰当交流技巧,习得了适当提出自己的观点技能,也有了借鉴别人的见解机会,在小范围内实现同学间的资源共享。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较为自由的教学模式不等于放任自流,相反,管理游戏表演式教学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了如指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运用分层指导的方式,满足不同的需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完成了游戏任务以后,一定要及时深度指导,做好过渡衔接。比如:在表演完话剧《项链》以后,趁学生注意力还比较集中,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立即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们深入思考:你认为马蒂尔德性格有什么特点?她的人生悲剧是偶然还是必然?对于文章里提到“命运说”你有什么看法。这些问题是对文章的解读,也是游戏表演的延伸,通过思考这些较难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2.4 展示自我,共享成果

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完成的任务,小组成员共同推荐一名学生做代表性发言或者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任务进行的不同阶段,学生都可以进行互动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加入到评价中。游戏表演式教学模式是将新的知识点分解到不同任务之中,因此各个知识点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生心中的。课程结束后,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总结,并尽量建立起和前面已学习过的知识的联系,加深记忆和理解,实现融会贯通的深层学习。比如:在完成口语表达练习——求职自介这个游戏表演任务时,有的学生扮演的是求职者,有的学生表演的是企业招聘人员,角度不同对待自我介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完成了任务以后,一定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求职自我介绍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语言表达是具有情境性的,只有合理使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展现个人魅力,赢得机会。

2.5 任务品评,多角度评价

教学的课堂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应重视过程。其中的最应该花费心思的地方应该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评价方法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以是自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是根据自己在游戏任务完成中的体会,自我做出评价,这样的自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反思精神。他人评价指的其他人通过观察某位学生在讨论任务活动中的发言、表演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以及提出创意的能力等表现,对学生本人做出评价。

当然,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除了上述的自评和他评,还可以对学生得到的成果进行评价,如提交的作文、表演完成后的作業、针对性的考试、练习题等,综合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水平、对知识认知的层次和内容的创新等。这些成果要保存在教师日志中,以便在期末时,能够相互参照,给学生以公平的评价,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 结语

古语有云:教无定法。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专业特点使得处于夹缝中的语文教学必须要灵活多变,生动有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游戏表演任务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能力主动思考,不断积累经验。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所带来的思维撞击,由学生自己展示在不同的场景中,不同角度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被动听课引发的“枯燥无味”的感受。

教师在开发游戏资源方面要“处处留心”,使游戏场景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有机会在宿舍、实训车间、食堂、操场、小超市和教室等多个学习生活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任务。这个过程让学生们觉得既新奇又有趣,既熟悉又陌生,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识,自内而外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游戏表演式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革新。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缓解或消除了语文学习困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也丰富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秀霞.游戏沉浸式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语文课程中的运用.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2] 李娟.游戏体验式教学在高职管理沟通课程中的应用[J].资治文摘,2009.4(158):158-159.

[3] 王东红.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园地,2008.4(146):121-122.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语文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