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家”三位一体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2018-08-07 08:04徐静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青少年

徐静

摘 要 阅读推广活动是中学图书馆的重要服务项目之一,是吸引、鼓励青少年开展深入阅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图书馆-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对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进行分析,以“馆”为基础,以“校”为平台,以“家”为落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青少年终身阅读。

关键词 阅读推广策略 中学图书馆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258.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83

Trinity Reading Promotion Strategy of Middle School

Library about "Library-School-Family"

XU Jing

(Xiamen Shuangshi Middle School of Fujian, Xiamen, Fujian 361005)

Abstract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ervice for the middle school library.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ttract and encourage young people to carry out in-depth reading.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rinity reading promotion strategy about "Library-School-Family". Based on the "Library" as the foundation, "School" as the platform, "family" as the destination, we work together to promoting the lifelong reading for teens.

Keyword Reading Promotion Strategy; middle school library; teens

1 “馆-校-家”三位一体阅读推广的背景

中学阶段作为青少年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关键期,离不开好书的陪伴。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辅助岗位的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始终是其最关键的服务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以学校图书馆为主体的阅读推广,在具体操作中往往面临着来自学生群体的不了解不知晓、来自教师层面的教学压力、课内阅读课后放羊等各种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1]中学图书馆如何在学校、家庭层面达成一致,面向共同目标协作共进,三位一体,为学生的自我成长提供优秀的阅读环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2 “馆-校-家”三位一体阅读推广策略

2.1 以“馆”为基础

以中学图书馆为主体的阅读推广服务建立在做实图书馆自身工作基础之上,地基不夯实,无以起高楼。完备的馆藏资源、良好的阅读体验和活泼的管理方式将成为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实践的坚实基础。

2.1.1 建立完备的馆藏资源,激发学生阅读需求

馆藏资源是中学图书馆开展一切服务的基石,任何形式阅读推广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青少年拿起书本。在电子设备使用受限的校规下,中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在载体形式上,以纸质资源为主,电子资源为辅。通过最新最全的图书实物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用完备的馆藏内容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定期补充购买新书,馆内开辟“新书专架”,通过图书馆网站、班级传阅等方式发布图文并茂“新书通报”,勾起学生对图书馆不断有新书可看的期待。通过“师生荐购”第一时间响应所缺馆藏,从购入、编目到通知读者借阅,所需时间控制在二周左右,保证读者对图书馆馆藏的信心。利用“每日特别推荐书架”,展示容易被青少年忽略的优秀馆藏资源,为学生打开认识不同世界的窗口。另可通过出借Kindle电子阅读器等专用电子书设备补充馆藏资源的不足。

2.1.2 改善学生阅读体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中学图书馆受制于办学条件限制,在硬件方面可能无法达到大型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亦可以创造出令青少年愉悦的阅读环境。首先,及时抓住一年级新生的入校好奇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新生入馆教育讲座”和“新生寻宝游戏”吸引孩子们首次踏入图书馆。第二,在开馆时间方面,应避免与课堂教学时间完全重合,造成学生无法借书的困扰,应保证中午休息时间及傍晚放学开放,给予青少年充足的浏览借阅时间。第三,尽可能降低图书乱架率、图书丢失率,保证青少年在图书馆里能找到需要的馆藏资源,降低其对图书馆利用的失望。第四,提供舒适的灯光、桌椅,良好的馆内卫生环境,便捷的饮水、卫生间条件。这些看似微小细节,实际站在为学生服务的角度,抓住一切条件打造图书馆亲和力,留住青少年的心。

2.1.3 邀请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提升我爱我馆的主人翁意识

知行合一,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用亲身实践在学生中创造影响,同时收获学生反馈意见,更好地改善图书馆整体软硬件条件。通过建立“学生管理员”制度,专业培训学生助理,协助借阅图书,帮助图书上架,学生服务学生,学生对话学生,创造学生间对话机制。邀请学生参与现场选购新书,让他们自由挑选感兴趣的新书,为图书馆添砖加瓦,并自发在学生群体中宣传最新的图书馆资源。邀请学生作为读书分享会主讲,自由把握分享主题、分享形式、分享内容,从青少年自己的角度来吸引同好,并请学生自行讨论下一期读书分享会的主题。为学生营造平等、开放、自由的图书馆氛围,让青少年充分感受图书馆的发展有“我”的参与,建立我爱我馆的主人翁意识。

2.2 以“校”为平台

图书馆在学校开展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仅靠自身的宣传力量相对薄弱,借助学校这一大平台,在各职能部门、学生团体、家委会的共同合作之下,将发挥出更为广泛的影响。

2.2.1 建立职能部门沟通渠道,全方位融入校园建设

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辅助教学部门,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如能纳入校园整体建设将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图书馆能够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德育处保持良好沟通,能及时获得学校最新德育计划,将图书馆主办的“校园三行诗大赛”、“百科知识竞赛”、“科普新知读书分享会”等阅读推广活动嵌入“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班会课”等活动中去,获得班主任的认可和支持。与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保持良好沟通,第一时间获取教学计划,与此搭配相应的阅读资源推荐,及时更新“每日特别推荐书架”,结合馆藏资源推出“有趣的遗传学知识”、“世界历史全知道”等多学科“专题书目推荐”。与班主任、课任老师保持良好沟通,结合课堂教学邀请其走进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舞台剧表演、课本延伸故事分享等。

2.2.2 借助校园学生社团吸引学生关注

学生团体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最为活泼的阵地,受到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在图书馆的牵头下,我校于1998年成立“读者协会”学生社团,不间断开展各类型阅读推广活动,建立活动发布渠道,将活动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社团成员,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并对活动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让青少年发掘自身感兴趣的阅读方向,让青少年自己策划吸引人的阅读形式。近年来陆续开展了“诗歌意境之美”、“我的幸运书”、“静默读书会”、“我的阅读史”等数十项读书活动,主题多样,形式丰富。图书馆同时与校学生会合作,面向全校师生、家长征集优秀读后感、读书笔记,集结制作精美内部刊物,成为校园品牌之一。

2.2.3 借助家委会打开家庭阅读阵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并最终达到完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2]在这一指导文件下,学校家委会得以有效建立并融入学校、班级日常管理。我校在德育处的牵头下,在家委会的协助下,成立了“家长读书会”,通过微信群线上交流、线下座谈分享等形式,由图书馆提供馆藏资源支持、场地支持、专家支持等,开展“家长共读一本书”、邀请教育专家分享读书心得等多种家长阅读活动。同时在家长群体中实名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反馈阅读效果,起到刺激和激励作用。请家长走进校园,请家长走进图书馆,通过活动使家长充分体验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在家长群体中展开广泛宣传,最终实现家庭层面的阅读驱动。

2.3 以“家”为落脚

将阅读行为向家庭扩展具有“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發展、推动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发展”[3]的重要意义。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再久、学校教育时间再长,都无法比拟家庭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阅读行为最终落脚在课外时间,家庭将是推进子女持续阅读的动力支持。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延伸到家庭层面,让父母理解阅读对于子女自我学习、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以身作则、亲身示范,使父母成为青少年阅读的持久助推器。

2.3.1 面向家长提供适龄子女的阅读推荐

在中学阶段,随着子女阅读水平的提高,父母往往面临着不了解子女最新阅读动向,不理解当前流行阅读趋势,不知晓如何指导子女阅读方向的困境。图书馆可利用家委会、家长读书会等平台,定期提供不同阅读方向、阅读能力的书目推荐。面向家长的书目有别于面向青少年的书目,更加强调教育性、知识性和与课堂单元的结合,让家长意识到读课外书并不是浪费时间,对于孩子扩展学业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消除部分家长的抵触情绪。同时向家长推荐适合成年人阅读的书目,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读物,请父母先行做好示范和表率作用,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子女。

2.3.2 鼓励家长深度参与子女阅读

当阅读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与子女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家长会毫不吝啬的投入。[4]“亲子共读 书香家庭”作为我馆每年寒暑假必备活动之一,得到诸多家长正面肯定。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父母的亲身示范远比命令式的强硬要求行之有效。亲子共读不是简单的父母、子女各读完一本书,它应是一种“探讨式”阅读,父母和子女针对书籍内容展开分析和交流,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究书籍带给读者的触动,甚至共同完成读后感的撰写。图书馆可精选一批适合亲子共读的读物,针对每本书籍编制亲子共读探讨模板,为完全不了解亲子共读的家庭打开第一步。通过学校平台,邀请亲子专家向家长传授共读方法,授之以渔。提炼优秀案例在家长群体中传播,设立榜样力量。

2.3.3 倡议建立家庭小书角,营造随处可读的家庭氛围

鼓励家长开辟家庭小书角,通过物理实物的展示激励子女深入阅读。小书角不必过于形式化,一个书架几张椅子也能营造出温馨的阅读区域,甚至家中各处随处可见图书,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图书馆为家长开设账号,鼓励借阅书籍补充家庭藏书。联合德育处开展“书香家庭”评选,并对优秀家庭的做法加以展示,邀请部分家庭开展面向家长群体的专题讲座,将可取经验在家长群体中广泛传播,促进更多的家庭效仿,营造浓郁家庭阅读氛围。

3 “馆-校-家”阅读推广的难点

3.1 对图书馆馆员的综合能力提出高要求

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均需要结合馆藏、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结合校园大环境、结合家庭因素,综合考量和设计。一个成功阅读推广活动的背后是对馆员专业能力的综合考量,包括熟练掌握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科学的阅读指导水平,甚至满腔的工作热情。受制于中学图书馆人员配备的现实,能真正投身中学阅读推广服务的专业馆员少之又少,部分基层中学图书馆能保证每日开馆时间已难能可贵。

3.2 需要争取学校从上到下的支持

在部分教师群体的观念里,视包括阅读在内的各类课余活动为洪水猛兽,不支持不赞成甚至反对。仅仅通过学校职能部门行政命令式要求推行阅读推广活动往往面临着部分教师的消极对待,在活动效果方面大打折扣。要改变这些定势思维,一方面需要中学图书馆通过科学有效的推广活动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心打动教师配合,一方面也需要学校领导层面能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师群体的绩效考核中强化阅读活动的价值,让师与生都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3.3 高度依赖于家长的配合度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本身熟练掌握各类信息化工具、重视阅读的家庭配合度极高,家长及子女均能积极参与到图书馆主办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而另一些家庭则在诸多阅读推廣活动中未见踪影,子女也并未主动参与到各类阅读活动。阅读活动只靠在校的点滴时间很难起到持之以恒的效果,阅读的效果也不是在一次考试、一场测验中能够得到实时反馈。如何吸引浅阅读甚至零阅读家庭方便的接收到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信息,并转变思维愿意花费时间花费精力投身子女的阅读行为,是提高青少年阅读广度、深度、持续度的难点问题。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终身阅读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认识,书香校园建设也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教育专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学生、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生活在校园,仅仅活在课堂,仅仅阅读教科书,仅仅做参考习题,听不到窗外的声音,看不到窗外的世界,这样的老师和孩子是难以真正成长的。”[5]中学图书馆与学校、与家庭的携手合作,将为青少年打造一片广阔的课内课外阅读天地,让阅读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4.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0L].(2010-07-29)[2018-01-25].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 程岩.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5):101-103.

[4] 李艳丹.浅析亲子共读的多种方式及其对儿童绘本出版的启示[J].出版广角,2015(10上):32-33.

[5] 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58.

猜你喜欢
中学图书馆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改核心理念的中学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探讨
中学图书馆网站建设探究
中学图书馆图书“班级化”管理设计与实践
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