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成绩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2018-08-08 10:23颜基强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原因及对策

颜基强

【摘要】语文课程在各个学科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尽管如此,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仍是普遍偏低,与城镇的初中学生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从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成绩偏低的这一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成绩;偏低;原因及对策

语文学习成绩好与差,直接影响其他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学好语文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见识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学生的前途和未来。但是,作为一位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农村初中生的语文成绩与城镇的初中生相比整体偏低,他们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下面我简单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因素

经我校和本人的调查问卷、谈话、查阅资料、座谈会、家访等形式发现,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条件、孩子成绩较好的家庭都把孩子往城里的学校送,没有条件或成绩较差的学生便留在附近的农村学校就读,农村初中学校的孩子的整体素质都不高,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给学校的语文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2)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些家长目光短浅,认为读书花钱太多,不如辍学创业或打工,增加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这给在校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扰,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许多学生沉溺于电视、网络游戏、微信聊天、QQ交友,荒废了学业。

2.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1)农村经济相对济后,家长们迫于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出门劳作,或外出务工,甚至到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远离家庭,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缺少管教约束,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养成比较拖拉懒散的作风。

(2)绝大多数家庭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里没有一张书桌,藏书少,学生仅有学校里提供的几本教材,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3)农村家长语文素养普遍偏低,多数家长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孩子出现问题缺乏耐心,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甚至置之不理。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在家里聚众赌博,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养成不良习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3.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

(1)农村初中学生多数来自乡下的子弟,多数在校住宿,少见世面,学生初次离开父母,心里感到孤独,加上受方言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交流,往往变得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学生缺少父母的约束,像脱缰的野马,思想行为变得激进,无心向学,给语文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2)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差。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上得过且过,绝大多数学生在上语文前没有进行预习,课堂上不积极,不主动,探究问题时,各人只顾各人,缺乏交流,回答问题很不积极,长此以往,教师只能自圆其说,学生敷衍了事。

(3)学生意志不够坚定。农村学生本来基础差,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勤奋不足,成绩总量上不去,他们往往失去了信心,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3.学校、教师方面的影响

(1)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基础设施差,给学生住宿、吃饭、洗澡、活动等方面带来诸不便。阅览室杂志种类少,图书馆藏书少而残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学校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农村学校师资配备不平衡。目前,许多农村学校面临严重师资不足,年轻人往往不愿到农村学校任教,许多年轻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只作为一个跳板,有机会就往城里跑,教师队伍没有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从而导致语文课堂缺乏活力。特别是农村边远山区小学,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跟不上形势,致使一部分学生语文综合差,学生进入初中后又不适应学校的管理,使原本语文基础差的学生无法适应初中语文学习,从而增加语文教学的困难。

(3)初中教师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教师面临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部分教师只重视语文知识考点的传授与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演讲、写作、阅读等活动。教师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

良好的环境可以影响人,教育人,学校必须加大投入进行文化建设,选取古今中外优秀的名篇、名言、警句建设文化阵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文化长廊,食堂、宿舍、楼梯甚至厕所等场所,可以布置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佳句,教室需要精心布置,除名言佳句外,还可以设立书橱,让学生或社会各界捐赠图书,方便学生借阅,校园广播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播放一些优秀的名篇,这样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环境,思想上得到美好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關爱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孔子说得好:“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爱心、有情趣的教师,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多参与他们的活动,多点微笑,多点幽默,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帮助,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喜欢与尊重,学生更兴趣与动力学习你所教的科目。反之,如果教师总是板着一张脸,教育学生总是讽刺挖苦,学生往往敬而远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语文课上教师要善于渗透理想前途教育,坚定学生求学的意志

农村初中学生往往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课,让他们谈理想,谈感受,并教育他们围绕理想矢志不渝地追求,提高他们为自己、为祖国读书的责任感,使他们努力求学的信心与恒心得到增强。

4.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参与语文课的综合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

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家长沟通并获得家长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条件许可的情况让家长陪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阅读计划,列出书目,按要求在相应的时间完成并检查,在课堂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故事,谈读书心得。综合活动课方面,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撰写调查结果,课堂上师生一起交流。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知识得到拓展,生活阅历丰富了,在听说读写方面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5.积极开展语文兴趣活动

根据学生兴趣与爱好,学校语文组每学期制定相应计划,定期开展作文、书法、演讲、朗读等比赛,语文教师积极发动学生参加,评选出比较优秀作品、成果进行公榜和表彰,以点带面,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每班可以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如作文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朗读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园地进行成果展示,教师适当利用时间与学生一起评价。这样,学生可以摆脱学习上的烦恼,生活过得充实,兴趣得到增强,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6.精心设计,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

语文教师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参考名校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可把每班按六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组员都有明确分工,让他们抢答和点评,答对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并给他们加分。同一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群策群力,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写好教案,提前把导学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根据导学的内容积极探究,并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课后让各组长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比。这种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课堂反馈展示和评价的教学模式,使农村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增强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了荣誉感,学习语文热情就得到提高。

以上观点,是笔者自从教以来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特别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本人所担任的班级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去年中考取得较好的成绩。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为广大农村地区国民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每一所农村学校面临的艰巨任务,真心希望每一位农村教育教学岗位上的每一位工作者不遗余力,潜心教学、刻苦研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丛海兵.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1).

[2]白正林.淺析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EB/LO].https://wenku.baidu.com/view/f89d5830783e0912a3162a0c.html,2014-07-05.

猜你喜欢
原因及对策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中长跑锻炼焦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原因分析
探究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制约金融机构支持县域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偏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