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瘀封包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50例

2018-08-09 09:25张家华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封包肌电图肩周炎

张家华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199)

为观察应用中药活血祛瘀封包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本文选择50例肩周炎患者应用中药活血祛瘀封包联合针灸治疗,另外50例应用西医能量支持对照观察,现将结果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为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均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或CT确诊为肩周炎。其中治疗组病变50例,对照组病变50例。100例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58岁~83岁,平均68.3岁;其中合并颈椎病有22例。

1.2 纳入标准

①肩周炎患者;②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患者;③年龄在40岁~80岁。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将疼痛划分为4级。

2 治疗方法

予以随机选取100名左右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予以活血祛瘀封包(黄芩30 g、防风15 g、黄柏30 g、大黄30 g、制川乌30 g、威灵仙30 g、千斤拔30 g、细辛15 g、五加皮30 g、桂枝30 g、制草乌30 g)予以50°左右白酒浸煮,熨于患者肩背部,每日2次。配合针灸,取穴如下:肩井、肩髎、肩内陵、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每日2次,电针,留针30 min。同时予以对症止痛支持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对症止痛支持治疗。全部病例中门诊患者观察1个月以上,每天监测记录一次疼痛分级量表,每周检查肌电图1次。住院患者每天监测记录一次疼痛分级量表,每周检查肌电图1次,监测2周。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判定。显效:疼痛症状消失,患肢能耐受一般体力活动;有效: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肢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3.2 检验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X线、肌电图等检查。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即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所检验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按其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情况选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4 治疗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例

表2 治疗前后肌电图的组间比较

4 小 结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急、慢性损伤,加之感受风寒湿邪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加上电脑及手机普及,导致人们的肩关节长期处于一个疲劳状态,肌肉损伤逐渐加重,导致肩周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上由于工作压力大,下班后不能得到充分放松,导致肩周炎迁延不愈,导致痛苦加重,而且由于肩周炎缓解较慢,通过拉伸撕裂粘连的肌腱十分痛苦,患者往往因怕痛而放弃治疗。目前与西药治疗相比,中国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针灸、按摩、艾熏等,疗效均佳,中医药治疗肩周炎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较为全面的、经过信度和效度的量表,遵从随机、对照、单盲原则,通过将活血祛瘀封包加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与单纯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功效对比,将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严密的观测和验证。选方如下:黄芩30 g、防风15 g、黄柏30 g、大黄30 g、制川乌30 g、威灵仙30 g、千斤拔30 g、细辛15 g、五加皮30 g、桂枝30 g、制草乌30 g。取穴:肩井、肩髎、肩内陵、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力图探讨活血祛瘀封包的药理作用机制,阐明中医药疗法的实用性,及其应用的前景。使本方得以开发,进一步验证活血祛瘀封包联合针灸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以便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该药,增加肩周炎的临床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封包肌电图肩周炎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