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建设有为班级

2018-08-10 10:47周卫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自我管理

周卫平

【摘要】“无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即:无背道之行,顺其自然而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无为而治”就是要重于“理”,轻于“管”,对事不对人,将理说通,将理摆正,在班主任工作中,实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师生的主动性,使班级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无为而治”的目标是“自管”,对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要求更高。“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

【关键词】管理保姆型 学生自治 自我管理 全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28-01

“无为而治”不是放手不管,更不是处处死盯狠抓,最根本的是把班主任手中的权利放交给学生,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合乎自省力,让学生自治、自管,促使学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到“自发”、“自愿”过渡.通过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探索,对班级管理的思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也充分感受到了“无为而治”班级管理带来的工作快乐。

一、“管理保姆型”是班級管理的必要阶段

新接任班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优势,不足,并加以规范,为今后开展的引导工作打基础,在班委能力不足,良好的学风、班风还未形成时,应严格班级日常管理,树立班主任威信,使学生意识到班规、校规、以及学校要求同自身成长,立足社会之间的必要联系。

二、“引导型”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还应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成长、成熟、不断开展主体自己的潜在的积极因素,只有这样“主导”才能真正成为在职业教育中完成“主体”顺利过渡,成为使学生立足社会的桥梁。

那么如何来当一个民主、有效而轻松的班主任呢?答案就是——“无为而治”。

三、如何“无为而治”

实行自我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主体自己的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的,其核心在于用教育者的“无为”促进受教育者的“有为”。那么,如何用“无为”促进“有为”呢?

(一)要重交流,轻处罚

在班主任工作中容易把侧重点放在追究责任上,这一行为的直接指向“罚”,认为“不打不成材”,但是效果往往不佳。比如说,一个孩子与同学打架老师第一句话一定会问:“你是哪个班的?”似乎不是他个人的过失,犯了错误也应由集体承担。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今后的为人处世中,他难以对自己负责。所以,我们有义务用更合理的更先进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应该注重从交流中说理,以理服人,感化学生,“理”通则“管”顺。

(二)要分清职责

班主任对自己应该管理的范围有个明确的认识,不要事无具细,一概都管,而要“专管自己应该管的事”。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反而更适合于他们身心的成长。尤其在学生犯了错误以后,给他自我改正的机会。

(三)要搞活气氛

要搞活班级气氛,为了有效而轻松的管理班级,班主任有时也需要幽默。恰倒好处大幽默,可以大大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四)要抓两端、重中间

两端是班级中最为让班主任头疼的学生,一端是特别活跃,特别容易犯错的学生,他们道理都懂,就是磨枪上阵的时,约束不了自己,对于他们应积极鼓励,懂得原谅,让他们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知错就改。而另一端是特别不活跃,性格压抑,不会犯错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主动去发现主动去关心,为他们开辟一条通向群体的道路,适当的犯些小错对他们更有益处。班上的一般群体是老师容易忽视的环节,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教师平时工作中应多分出一些精力和时间给他们。

(五)灵活多样的自治团队

在班级中,除一些代表班级的各类组织的正式群体外,学生中总还有一些人自然地组合在一起,他们三五成群,行动一致,彼此之间保持着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为了“小社会”的利益,往往游离于集体之外。在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往往具有负面性。他们的活动往往带有隐蔽性,在班级形成了“游击队”,和班级其他同学往往关系紧张,甚至有意识地造成同学间的摩擦,因此它往往会导致班级学生之间的不团结,对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扩散开去,会影响整个班风的建设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擒则先擒王”的方法、委任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以团队管理重任,给予引导,使其在自信和自律的状态下,带领团队不断成长。

(六)要舒缓情绪

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摆脱许多不良情绪的困扰。另一方面要使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班主任天天与学生打交道,遇到不顺心是常有的。班主任应做到,在一件事上产生的不良情绪不影响到另一件事上,在一个学生身上产生的不良情绪也不要转到另一个人身上。而且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切莫让不良情绪支配自己。要经常理畅情绪,把阳光和笑意写在脸上。

(七)要以不教而教

让学生“自治”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学校德育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内化、自我约束和自律。“无为而治”就是班主任要淡化以往的“人治”观念,强调学生的“自治”,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治理班级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达到学生的“自治”呢?

1.要善于隐蔽教育意图

《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有一个小女孩初学小提琴,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一气之下跑到树林中去练,却听到了老太太赞许:我的耳朵聋,什么也听不到,只感觉你拉的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每天为老妇人拉,老夫人说:谢谢,拉得不错!家长惊异发现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老太太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耳朵从未聋。装耳聋,认真听,给自信,给鼓励。虽没施展琴艺,进行说教,但给了动力、智慧和信心。班主任管理中若也能做到教育意图的隐蔽性,那么,学生就能逐步达到“自治”了。

2.要有示范作用、创新意识

班主任的示范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从认知到情感再到意志的过程,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老师,他们对你外表的感知,再对你情感的反映,到最终对你的接纳和学习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的体现,他们可以有很多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感受你,了解你。通过示范,学生也能在模仿中达到“自治”。此外,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创新意识对学生“自治”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轻松、有效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

班主任应把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应该融入其中,要用最真诚的心去打动每一位学生。用“懒惰”换取学生的“勤奋”,其实“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它能为学生走好进入企业、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能有效促进“主体”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自我管理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新形式下研究生会在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中导向作用的实践与探索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不成功的学生自治
论陶行知尧叶圣陶和杨贤江的学生自治思想及其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