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2018-08-11 09:19周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有效性小学数学

周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课堂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数学知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如何提高数学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笔者认为应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数学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问题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60-01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促进学生思考、评价教学效果和推动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控制手段。精心设计的课堂问题,有助于巩固课堂知识,反馈教学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教师自身认识和教学专业能力的束缚,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在课堂提问时较为随意,且课堂提问倾向于学习较好的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针对该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科学设计课堂问题,通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方式设计课堂问题,真正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原则

教师通过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和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分析和思考新的知识,进而达到获取新知识和巩固已有的知识的目的。课堂问题的设计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1.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是指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性因素,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问题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以灵活的游戏方法设计课堂问题。以加减法计算为例,通过扑克游戏的形式实现,将两张和为10的扑克牌组合,向学生展示其中一张牌,由学生回答另外一张牌的数字,从而将枯燥的课堂问题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游戏。

2.开发性原则

小学生还未形成思维定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也应遵循开放性原则,不应以固定式的解题模式来培养学生,所设计的课堂问题应具有发散性、问题答案不确定性等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应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两个学生同时从自己家向学校走去,A学生每分钟走50米,B学生每分钟走60米,20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学校,请问两名学生家相距多远?这类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需要学生综合分析距离和方向的关系,设计这类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性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应突出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探究式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生由于自身基础知识的薄弱和思维能力的不足,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导致学生思考的时间较长,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思考如何表述的问题,以便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启发式的问题表述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通过课堂问题使教师真正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数学问题设计理论水平

数学专业知识数学教师设计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数学教学能力,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灵活运用竖向思想和方法,才能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数学问题。为了达到该目的,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摒弃以往问题设计时的随意性。同时,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或经验交流等方法,提升自身数学教学专业理论水平,改进数学问题设计方法,进而把握数学问题设计的关键点,为数学问题设计奠定基础。

2.关注小学数学教材和学情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数学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基础,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深刻把握教材内容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教育内涵,从而掌握数学问题设计的方向和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问题。问题设计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充分了解学生整体认知情况的情况下,设计出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问题中,引导学生探究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加强问题设计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生活化”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課堂问题设计应当遵循这一教学规律,加强问题设计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应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例如学生的家庭、操场、超市中,以学生常见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增强问题的探究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善于发现和思考,从中获得课堂问题设计的灵感,以便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提升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遵循趣味性、开放性、启发性原则,不断提高数学问题设计理论水平,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加强问题设计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方式设计课堂问题,真正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丽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王莉.“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冯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211.

[4]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有效性小学数学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