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2018-08-11 09:21赵晓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数学课堂农村小学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参与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实践与思考

一、有效教法与学法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师只有钻透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成。学生的有效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

二、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有几个方面:

1.注重提问的难易。赞可夫认为“教师提出问题,课堂内二三秒内就有多数学生举手回答是不值得称道的”,教师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了解学情,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2.掌控提问时间。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钟就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加上精神紧张等原因,通常答不出来或者错误,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充分体现评价性。学生在回答了教师的课堂提问以后,教师要及时正确的给与学生恰当的评价。评价必须是明确的,回答正确的要肯定和表扬,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地考虑问题。如果回答错了,要明确指出其回答是错误的,但要考虑到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注意方式和方法。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4.创设情景,激发热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和心思有效的引入到学习的具体情境中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没有有效的课堂。

三、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练习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他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教师所传授的所有知识。即使通过慢慢探索和合作交流,也不能个个做到灵活运用的地步。需要通过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法则的运用,课堂练习的基本价值也就在此。

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择设计习题。在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拓展。课标上强调,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素材,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样有生活基础、学生熟悉的习题能排除陌生感,知识容易迁移,学生喜欢,效果较好。如果练习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注意特点,就能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同一知识,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应变能力。故练习的形式应尽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设计开放性练习。这样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开放性还应体现在练习方式上,动手操作、调查实践、合作交流等的非书面练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制作月历、白色污染调查、手抄报等都是非常好的开放性的习题。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今天学习了连乘应用题,往往就认为所有的题目都用连乘做,明天学习了连除应用题,就都用除法做。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做到新旧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变式题,让学生辨认、判断和分析,通过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异同,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学生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而竞争是他们获得成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很好方式。竞争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将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挑战同学、挑战自己,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竞争中汲取经验,在竞争中积极进取。因此,练习中采用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作为教师,精心设计练习,让习题练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让学生的兴趣一直保持在练习的始终。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

赵晓华,女,1972年10月出生,辽宁省盘锦市人,大连教育学院中文专业函授本科毕业,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数学课堂农村小学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