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018-08-11 09:19苏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体育

苏献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是学习的前提。在体育课实践中,我们要做到导入激趣、教学激趣,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使其掌握一些体育技能。

【关键词】激发 体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57-02

现在对于教与学的思考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培养自觉地参与呢?我谈上体育课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是学习的前提。如何使体育课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需要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把握和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实际、精心设计组织教法。

1.导入激趣

课堂导入,它都像音乐的过门,做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体育课得准备,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时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好奇、新颖的学习情境。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动物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这种导入,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状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果发现同学们学习、练习的兴趣盎然,减少了不少无效的活动时间。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激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技能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产生正确的思维,轻松的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讲解新授知识的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出问题进行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中和积极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跳马”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場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些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按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这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象;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练习激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拨、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

二、教给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很快的获取知识,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法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体育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宜的的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纠正错误的动作,根据不同的练习提出不同的要求。

2.教给练法

体育教学间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运用互比练练习方法,来促成学生对体育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

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离不开学生的认知规律,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将更为透砌。要使学生认识动作的要领和规律,并进行练习训练,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信心倍增,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争取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不清楚,但这正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体现。我在新授前滚翻教学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前滚与翻跟头一样吗?这时学生中立即出现了一阵喧哗声。有的说动作一样,有的说动作不一样;有的说有相似的地方等,并且每位学生对自己所提出问题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观点。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希望出现的情境,我对每位学生所提出问题运用恰当占据,精讲提示,正误对比等方法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正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窨。这种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自我评定,大家一点评,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在课堂中真正做到,共同参与,共同提高。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诱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体育
2016体育年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