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职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研究

2018-08-11 09:19谢爱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职业能力

【摘要】本文以实际情况出发,在我校现有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探索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本研究探索侧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体系改革,以期为我校该专业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 铁路客运服务 一体化课程

【基金项目】 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职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83-01

【Abstract】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reform of railway passenger service specialty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tegrated teaching reform of our school.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building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vocational abi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this specialty in our school.

【keywords】Vocational competence;Railway passenger service;Integrated courses

自2007年04月18日,中国第一辆动车组D141次高速列车“和谐号”运营。2007年8月8日,科技日报一则以“动车组服务全面升级铁路与航空媲美”为题的报道说,“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近4个月的运行,动车组目前已经明确提出,动车乘务员服务水平超越空姐的要求。”1复兴号也已经投入使用,我国的铁路行业发展可以说是飞速发展。

随着铁路行业的发展,不断升级的良好硬件设施设备,大量的铁路客运服务员及高铁乘务员的高需求,需要配备业务水平精良、职业素养好高的应用型铁路客运服务人员,才能满足旅客运输服务的高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目前职业院校铁路客运服务专业毕业生均通过铁路行业职业上岗培训,为了更好的对接工作岗位,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增加职业素养、实际岗位操作等内容培训。

一、一体化教改的可行性分析

(一)办学前景良好

近年来,全国各大院校、中职学校纷纷申办高速铁路动车乘务专业、铁路客运服务等相关专业,招生形势良好,就业需求不断增大,为铁路企业输送大量毕业生。

(二)立足职业岗位需求

根据铁道部《动车组站车客运人员服务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我校现有铁路客运服务(动车方向)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的企业评价而言,在专业素养与规范要求还是有一些差距。然而,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思想,从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铁路客运服务(动车乘务)职业岗位日常工作,分析出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动车乘务员)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立足于产教融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对接实际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得出须对客运服务人才进行专业化培养的结论。

(三)基于职业教育课程观

采用综合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作指导,通过实际岗位对能力及素质分析需求,确定教学项目与教学方法,形成较为实用、规范、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结合实际的教改研究

(一)办学现状分析

目前,各级职业院校、大专院校作为铁路客运服务(高铁方向)专业人员的培育摇篮,截止2012年,高等教育领域从事专门动车乘务人员培养的全国院校不到十所,中职学校就更少了。目前,各大院校已经开始输送大专、中专学历的毕业生。因学生起点不同,各校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根据当地特色,有不同侧重,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各校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也不断的修改教学方案以适应岗位需求。目前,广西仅有十多所中职学校,大专高职学校仅有不到五所开设有此专业。我校于2016年申办铁路客运服务(高铁方向),已培养240多学生。招生形势好,专业开办情况良好。

(二)教学情况分析

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该岗位员工的企业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行业人才调研了解到,行业对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方面提出“德能兼备”较高要求,中职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实际教学中面临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1.中职生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对需要理解的理论课程接受能力較差,专业教学中的一些理论课程,如高铁概论、铁路法规等;对于学生而言,理论课程中内容较多进行记忆,还较难领会相关知识内涵。一体化教学是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较好的将深奥的概念融入到实操教学中,很好的解决中职生对理论知识难理解的困难。

2.实训场地受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训教学场地受限,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存在一定的距离;课程多以讲授为主,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借助深度的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以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改善专业办学条件。

3.考核体系待完善

在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单纯的理论考核还须改进。可遵循行业对职业工种标准,形成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规范教学考核体系。较好的与企业对接。恰恰顺应目前全球范围内教育评估中的“产出导向”,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说,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高铁方向)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下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使得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较好的融合,从而更好的为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高铁方向)教学服务。

三、中职铁路客运服务一体化课程研究内容

通过前期的调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职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研究为研究对象,将在我校已有一体化教学项目体系下,以能力为本位,借助当地铁路企业对生产岗位人才职业素养的需要,转变为中职学校对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行业需求分析,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形成加强专业水平、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水平的课程体系,为铁路企业培养高技能、强能力的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

四、中职铁路客运服务一体化课程研究研究特色

基于目前全区铁路客运专业教学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本研究为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高铁方向)的专业教学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引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而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

本研究侧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体系改革,以期为我校该专业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欣,李兴华.动车乘务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对接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13.2

[2]黄峰.动车乘务员心理素质研究[J].铁道文摘,2012.9

[3]张金凤.动车乘务员心理状况调查[J].职业医学,2013.8

[4]岳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M].大连交通大学,2007.1

作者简介:

谢爱莲(1984-),女,汉族,广西贺州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任职于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法以及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职业能力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