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汉之星”让小学生自主高效识字的研究

2018-08-11 10:23侯平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效识字小学生

侯平伟

【摘要】运用汉之星教学平台动画演示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过程中了解了字源,增强了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表示姓氏的汉字时,查姓氏的相关典故,在读故事中加深了对这个字的了解和记忆,也增强了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汉字的魅力,变得喜欢认字。

【关键词】汉之星 小学生 识字 高效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运用“汉之星”让小学生自主高效识字的研究;立项编号:HZX176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40-02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时代,它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和人文化的挑战,它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汉之星”与识字教学相整合,是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汉之星”能够促使学生快乐识字。

一、 “汉之星”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产生浓厚兴趣

识字教学是低段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学得快忘得快,字形容易出错,写字不规范,因此免不了大量读写,这就造成了识字教学的枯燥。而汉之星输入这一形象直观的手法,通过对汉字部件的拆分、组合,计算机输入,学生在头脑中多次浮现汉字及其部件的形体,加强了对汉字字形的记忆,同时,开发了学生识字的潜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解决大写字母的认识问題。在学习声母、韵母时就相机出示对应的大写字母,并利用课前让学生在纸键盘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在循序渐进的实施过程中,既加强了大写字母的识记,又教会了学生正确的指法,为今后的汉字输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系统学完之后,运用“汉之星”教学平台的“大小写练习”,以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行巩固练习。

其次,在笔画、偏旁、独体字的学习时,重点强调学生对它们音节首字母的掌握。在刚开始进行识字教学时,我注重自然渗透,只是让学生找准独体字的首末笔,并通过充满趣味的“对口令”来加强效果,如师“我说横”,生“我说hhh”。在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偏旁、独体字后,再教怎样用汉之星系统把它们输入到电脑中。

第三,合体字的教学。学会了独体字输入方法后,合体字就简单多了,能正确拆分就可以。课堂上对合体字拆分中出现的生僻部件,我只要求学生能认则认,并不强求。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利用“汉之星”教学平台,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直观地感知笔画的走势和布局,再跟着书空笔顺,在兴趣盎然中对汉字的笔顺掌握得更牢固,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字写得正确、端正、规范。

二、个性化的课堂模式使识字课上得轻松愉快

所谓的“个性化”,就是用汉之星输入法辅助识字教学,努力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在识字教学的同时为汉字输入做好准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汉之星”教学平台促进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方便我们教师的备课,同时可以调用平台自带素材与自制课件组合使用。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传统的识字教学中,分析字形的方法有加偏旁去偏旁法,形近字比较法等。汉之星与识字教学整合后的课堂,我同样会采取这些方法进行识字,只不过在学习合体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采用汉之星拆分法来分析、记忆字形,如“禾+口=和”,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又能调动学生以往记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这其实就是传统识字教学中的“加一加”,只是将其名称改变罢了。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发现,汉之星拆分法对学生识记合体字的帮助特别大,这也是现在语文课上用到的最频繁也是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课堂上,通过对字形的拆分,对口令,如师“我说现,发现的现”生对“王见现,WJX”, 在游戏中加强了学生对生字字音、字形、编码的识记。课堂上还经常开展“摘果子”游戏和在电脑上汉字输入两个环节,它们是枯燥识字教学的一个调节剂。由于学生对生字码元已很熟悉,所以这个环节不会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同时对生字又进行了一次巩固记忆。

三、整合课堂下的识字效果更佳

“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对学生识字、写字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印象深,而且学生乐学、爱学。提倡我们低年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找准整合点,提高识字效率、摸索和应用“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重视语文学习,让孩子们亲近汉字,学好母语,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汉字文化。

首先,利用汉之星“从形出发,以形为主。形音结合,以音托形的特点。”学生区分形近字能力强。如学习《乌鸦喝水》时,通过对口令、摘苹果、输机,学生提到 “处”,就会脱口而出“夂卜处”,这样自然就会和形近字“外”区分开来。再如:“李、季”学生易混淆,用汉之星拆分法去记忆“木子李”“禾子季”,这样不用老师再去多次强调,学生自然不会混淆。

其次,扩大了识字量。如学“外”“吹”时,为了方便输入,就教学生认识新字“夕”“欠”,通过多次上机输入,“夕,欠”就会变成老朋友。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会比同龄孩子多掌握20多个左右的生字。同样,偏旁部首也会识记的相对较多。

第三,汉之星系统帮助学生规范了汉字的笔顺顺序。如《马路上》一课的“万”字,最后一笔应为“撇”,而一部分学生习惯性写成“横折钩”。整合课上由于输机的需要,要求对最后一笔必须找准,而且输入错误时系统会主动提示“笔顺出错”,结果会让学生牢牢记住“万”的笔顺。

四、结语

总之,通过“汉之星”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让每一个适龄儿童从汉字学习开始,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快乐地步入爱我华夏,传承汉字文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姜超英; 运用信息技术与“汉之星”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J];考试周刊;2014年38期

[2] 廖泽斌,朱莎; 浅谈“汉之星”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年第09期

猜你喜欢
高效识字小学生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