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8-14 14:35肖玉霞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造性创新能力教材

肖玉霞

“一个民族要进步需要创新,一个国家要兴盛不衰需要创新。”这句话鲜明指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强大,同时它改变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而整个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就在教育,关键也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正式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深化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因此,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挖掘创新因素,激发创造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多处着眼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要从教材中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着手。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用创造的眼光去钻研教材。同一个的教学内容,会因教者理解的角度不同,钻研深度的不同,而使学生所得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能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来着手改革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就会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钻研教材,从而发现教材中有不少能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如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首先把图文中乌鸦遇到的喝不到水的难题抛给了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乌鸦会用什么方法喝到水呢?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起,有的说用吸管,有的说把瓶子打碎了,有的说……那么乌鸦到底用哪种方法喝到了水呢?一下子唤起学生学习课文兴趣和好奇心。这样我们充分挖掘出教材的创新因素,激发起学生创新意识,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做了良好的奠基,学生的创新能力怎能不提高呢?

二、鼓励质疑问难,引导立异探索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仅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还要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随时随地产生创新的欲望。又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活动都带有很强的个性差异,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教师加强重视引导,有的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甚至于有的是教师意料不到的,这正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积极性,教师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勤思善问,因疑而问,对于问题的处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思索,思索之后学生会有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这时教师要有耐心倾听、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这样课堂就会沉浸在思维探索的氛围中。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设问质疑,把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问提出来,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提出:“课文中说小女孩幸福的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可小女孩怎么会幸福呢,文中两次出现幸福这个词语,两个幸福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一时间激起了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要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有效提高了质疑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新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立异探索的良好品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过去的语文课堂是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老师垄断课堂时间,掌控课堂氛围,提出问题后学生一一回答,這实际彻底让学生失去了创新思维的机会。新一轮课改后,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课堂上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我改进了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解决课后习题,我用“你认为伯父是位什么样的人?”引路,学生通过阅读,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去感悟伯父的三个片段,从而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了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鼓励同中求异,训练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拓开答题思路,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从知识的多种组合中培养和获取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不同程度,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思维发散。如对《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教学的安排,按惯式的思维方式是批判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认识仗势欺人的做法是错误的。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多个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于是多数学生谈出了仗势欺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我问道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了?一个大男孩小心翼翼的举起了手,他说“我觉得狐狸也很聪明,在危难之际想出了办法解救了自己,逃离了危险。”我们不能否认孩子的看法,只是觉得只有教师不断的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大胆提出自己见解。这样有效地训练了思维灵活性、创造性。

五、加强课外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做到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这样才能获得。除了课外阅读,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起到水到渠成的目的。比如我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第二课堂、当小记者、评选故事大王、经典诵读比赛、评选超级演讲家、作文竞赛……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的同学讲故事大胆展开想象,续讲结尾,在作文比赛中,创设一个小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创作自己的佳作,且文章开头与结尾采用多种写作方法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既发挥了个性特长,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势在必行的行动,当创新的理论与教学实践像水乳那样交融之时,就是创新教育成功之日!

猜你喜欢
创造性创新能力教材
教材精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