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的四个要素

2018-08-15 10:50明文周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要素小学语文

明文周

【摘要】要想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教师应该做到设计精准的教学路线、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及时发起互动讨论、创新作业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课 要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122-02

把一节课上好、上精彩,历来是教师们追求的目标。对于上好一节课,大多数教师会从教学方法方面展开思量,以为教学方法越丰富多彩越能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其实,上好一节课不应该是简单的教学方法的叠加,教学方法应该只是上好课的其中一个必备的要素。笔者认为,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应该具备“设计精准的教学路线、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及时发起互动讨论、创新作业形式”这四个基本要素。

一、设计精准的教学路线

在正式上课之前,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就需要教师花较长的时间做出教学调整,这无疑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特别是学生如果还没有调整好学习情绪,教学活动更是难以顺利开展。这时,需要教师设计精准的教学路线,快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路线才能称之为“精准”呢?笔者的经验是:“精准”应以课堂教学秩序得到有效理顺、学生学习情绪得到有效调整为依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思考所适宜采用的教学方式,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教学语文S版第八册《钓鱼》之前,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路线:通过猜谜语、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学习7个生字并读准确→运用“四字短语”让学生会写这些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提升学生掌握生字的效率(如鱼饵的“饵”,组成短语“放好鱼饵”,“涟漪”组成“湖面涟漪”,并运用比赛形式看谁能够组合得最恰当)→通过教师示范读和学生带领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表演法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虽然教学该课文是在第三节课,一开始上课时学生的玩心较重,一时还没能全情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但是,猜谜语的活动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精准的教学路线很快引发了学生的識字兴趣和探究热情,学生也能在有计划、有条理的教学设计下领会本课的主题——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思维简单直接,一堂课上教师如果只是运用某一教学方法,就容易导致学生厌倦学习,不利于其掌握新知识。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比如,小学低年级教材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的思维也是以形象具体为主,这个阶段适宜通过图画、儿歌、猜谜语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且各种能力正在逐渐发展,适宜采用配乐诵读、猜谜语、唱儿歌、复述、创编、表演等教学法;高学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且自控力有所增强,这个阶段适宜采用复述、竞赛、实地观察、课堂辩论法……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综合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以语文S版第八册《桂林山水》为例,由于该课文具有修辞手法丰富、用词准确的特点,且中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该课时,教师可以综合运用猜地名、配乐诵读和竞赛法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和赏析,如用“八月飘香香满园(猜我国一城市名)”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接着,让学生赏析文本的经典描写“漓江的水真静呀……”和“桂林的山真奇呀……”,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美景的同时,掌握对比、排比、比喻等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找出更适合的字对“奇、秀、险、静、清、绿”六个字进行替换。如果谁能够替换字,并且不影响表达效果,那就胜利了。自然而然地,学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下顺利掌握本课知识。

三、及时发起互动讨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意识。为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互动、实践探究等机会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展开互动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合作互动学习形式有: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信息交流、课堂辩论、小组竞赛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合理选择。

以语文S版第八册《荷叶青青》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这些荷叶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并鼓励学生最好是运用一些关于荷叶荷花的经典名言来谈特点。对此,学生大多会联系他们的认知积累来谈,如有学生谈到“这荷花号称花中君子,所以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说,可见荷花的品质是很高贵的”“我听说‘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形容荷叶荷花的,这些荷叶荷花都这样纯洁,给人带来的不只是感慨了,而是一种敬仰之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诗句将荷叶荷花的壮观气势描写出来了”……看到学生对于这一话题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荷叶青青》这篇课文要表现的仅仅是这荷叶吗?”这样,就会促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作者是借助荷叶描写来表现比荷叶还要美丽的祖母,祖母的助人精神好似这荷叶,清纯美丽。

四、创新作业形式

相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发现,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多,也不如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和感受的印象来得深刻。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教师需要重视作业内容和形式,尽量以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一般来说,语文作业中听、说、读、写、思是基本的训练形式,如果教师设计作业内容时能够改变传统做法,增加一些实践性训练任务,如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读后感、观后感、习作竞赛、演讲比赛、故事会、亲子互动等,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提高实践能力。

以语文S版第八册《西门豹》一课的练习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表演获得认知体验;也可以选择写观后感的形式让学生加强课文体验。如上完《西门豹》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一课后思考题,我校李老师就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参与表演的课本剧《西门豹》片段,让学生认真观看,然后从角色台词、情绪、动作等角度对西门豹这一角色表现发表自己的评价。很快,就有学生评价:“饰演西门豹的这个同学表现最出色,其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都非常到位,西门豹的机智被很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西门豹是一位不迷信的清官,我觉得表演者缺乏像包青天那样的气势”“西门豹将计就计,惩处邪恶、教育群众的场面尤为精彩,说明他是一个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机智的人”……从学生的评价来看,学生基本上能结合课文来谈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没有直接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而是通过观看视频谈看法让学生轻松完成课后练习题,既能让执教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当然,上好一节语文课不仅仅包含以上四个要素,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探究更多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用心教学下掌握知识,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语文课要素小学语文
可怕的语文课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