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2018-08-18 09:09胡万顺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中职生班主任

胡万顺

摘 要: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的增大,以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更加重视。但是,我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部分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情绪低落,自控能力差,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所以,作为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中职班主任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11

中职院校相较于其他教学机构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其家长希望他们可以拥有一技之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中职学生却背负各种压力,情绪容易波动,在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小摩擦,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管理难度。对此,如何制定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心理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中职学生的特征

中职班主任想要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其实际生活状况为出发点落实管理工作,如此才能获得较好的管理成果。中职学生所具备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对教育的接受能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所以,教师与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并加以利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让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心理,从而导致厌学等负面情绪的产生。(2)中职学生在经历过中考之后,内心会变得比较敏感,较为自卑,性格也会变得比较孤僻,心理压力过大。(3)中职生身心还处在发展阶段,易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对情绪的掌控能力也会差一些,同时还处在叛逆期,处理问题时会比较感性,往往会使事态变得更加复杂。

二、导致中职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职学生心理的因素有环境、所受教育情况以及自身因素等等。因此,中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查出影响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根源,关心爱护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多跟学生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中考失利后进入中职院校,家长认为学生可以在中职院校学到一技之长,为将来适应社会提供保障。虽然家长的本意是好的,但是部分家庭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也没有到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比如,一部分家长在与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言语较为偏激,没有将学生的自尊心考虑在内,使得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还有部分家长直接对学生不闻不问、冷漠对待。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学生心情紧张、焦虑、烦躁,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需要改善的教育模式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中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也有了一定的改革调整,不过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学院的教育评价标准在大部分情况下依然是考试分数以及操作水平,而综合素质的发展并没有受到重视。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之前成绩比较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因此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会较长,而学校这种不按学生实际情况的灌输性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改善,还让学生的自卑心理加重,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校也有抵触情绪,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三、运用心理学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

(一)与家长进行沟通,增强学生的家庭教育

中职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敏感时期,逆反心理较强,需要家庭教育的辅助管理。为此,班主任要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工作。第一,以家长会的形式进行沟通,普及心理知识,协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第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与家长一同合作对其进行引导,缓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第三,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在家庭教育时受到尊重,感受家庭带来的温暖,缓解心理负担。

(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受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第一,班主任可以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第二,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团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信心,加强自身的认同感。第三,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要加强学生网络生活的监督,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中职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合理的定位。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择业中扬长避短,及时改正自己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虽然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但基于他们自身能力和经验的缺乏,就业方向普遍地位不高、待遇较低,与理想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不要眼高手低,鼓励他们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积累经验,稳步谋求职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要先一步认识到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模拟面试、参观学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方式,丰富学生的体验,客观地认识到职业环境,设定职业发展路线,做好心理疏导,为择业心理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以择业、就业为主题的心理讲座,帮助他们端正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而言之,中职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注意学生心理情况的发展,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还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另外,班主任要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找到問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法,让学生成长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戴晓雪,黄婷婷.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0(11).

[2] 王浩.简析中职生心理特征[J].教师,2011(35).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中职生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