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分层、分法策略教学实验研究

2018-08-18 09:09张娟利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应用探究

张娟利

摘 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给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有着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极易导致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畏惧心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小学数学为例,着重探讨分层、分法策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促进小学生解题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解题能力;分层分法教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21

一、 分层、分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实施分层、分法教学,通过设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能够完整的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分层教学,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展开课堂教学,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当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为每一名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因为学习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而丧失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四) 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分层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也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好机会,每一名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科学合理的设置一个学习目标,进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 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

分层教学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被遗忘的学生,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学到知识,同时还会激发出学生的上进心,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分层、分法教学策略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积极性。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充分的结合实际生活,创设一个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我们在学习《求简单的平均数》这一课时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马过河的故事。在具体的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小马要通过的河画两条路线,然后在两条路线上分别选择几个点,再标注每一个点的深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设置的点的深度必须要有大于100厘米的,还要有小于100厘米的。然后再告诉学生小马的高度是110厘米,河水的平均深度是100厘米,问:小马究竟应该选择那一条河流才能安全过河呢?在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之后,学生就可以分层展开充分的讨论,这不仅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得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平均数知识。

与此同时,我们在创设情境的过程当中,还应创设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例如,在一个池塘当中,水的平均深度为1米,在这个时候,一个1.1米的小朋友脚下一滑,落入了池塘当中,问:这个小朋友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会不会被淹死呢?通过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展开分层、分法教学,不仅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进步。

(二)精心设计分层过程

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精心设计分层过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确保整个分层、分法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进而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具体来说,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应合理的分层数学知识,将基础知识和有难度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其次,我们应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出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例如,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们可以提问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较为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最后,我们在设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要进行分层练习。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多设置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有效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巩固练习,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各层学生开展讨论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组织各层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讨论当中解决难题,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学效率。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就可以设置小马究竟可以从哪条路线过河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得到答案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如果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小马真的能安全通过河流吗?有的学生会说河流中会有淤泥,即使河水没有漫过小马的身高,小马也不一定能安全通过河流。通过更深层次的讨论,不仅强化的各个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还在很大限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分层实施练习

课堂练习作为巩固、拓展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的时候,不能利用同一层次的练习题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因为这不仅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强化,而且还使得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充分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设置一些拓展题,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多设置一些基础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璜润.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探索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7).

[2] 叶琳.分层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应用探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管理中RFID技术的应用
微信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探究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