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018-08-18 09:09李敏兰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李敏兰

摘 要:地图作为学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工具,能够起到传递地理知识信息、展现地理事物特征、提示地理科学原理、显示地理变化规律等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用好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愉快地获取地理信息,轻松地判断地理图形,正确地理解地理原理,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66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图形的直观描绘,是相关地理信息的集中表达,具有直观、形象、明确、具体、概括等特点。在地理学习中,地图可以起到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引领学生从直观形象的“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突破重点和难点,理解新知识点,巩固旧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科思考力、判断力和记忆力。《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地图学习能力作为地理学科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因此学会读图就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抓住地图教学这一关键点,探索和总结出一些在教学实践中可操作、有实效的指导学生读图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图,喜欢读图,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进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一、 积极使用地图,激发读图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主动读图和用图的内驱动力。在地理课堂中,面对直观形象的地形图、地理图示、地理绘图等形式丰富的地图,首先需要老师要对地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使用地图,深入挖掘和展示地图所储存和传递的一些地理信息。让学生体会到地图的作用是任何文字和语言都不可替换的,只有老师首先爱用图、会用图、用好图,然后才能顺利地激发学生的用图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用图习惯。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一些与学生生活环境有关联,与学生生活经验有联系的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例如家乡的名山大川、河流湖泊以及气候变化等,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对这些对这些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学生读图、用图的兴趣比较高,就会产生想读图、要读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养成读图习惯,培养读图能力

在指导学生读图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是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读图能力的保障的直接原因,把作为列为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求学生面对地理课本中的一幅图时,首先要明确图的主题,进而明确本幅图的比例尺、图例以及坐标单位等基本信息,然后再全面把握全图信息,仔细挖掘图像所蕴含的地理信息,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对图中的地理信息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要素,达到准确把握地图信息,轻松理解图像内涵,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

在地图教学中,老师还要注意适当控制读图难度,增强学生读图信心。初中生学习地理都是从整体开始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大,地理知识很难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整體印象。在读图训练中,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读图、识图能力,制订科学有序的读图训练程序,严格控制学生读图和用图难度,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步骤,按照先简单图再复杂图,先规范图再变式图,先单元素图再多元素组合图的途径,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认真思考各种地理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从学习内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充分利用地图解决了地理学习中的难题和疑惑之后,学习地图和运用地图的自信心就越来越强,读图能力和用图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如果老师还是单纯地依靠课本和地图册上的地图,或者在黑板上悬挂展示地图,课堂效果显然不会很理想,而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动画演示使得图形随着教学需求,以定格、拉大、变幻、闪烁等方式,把一些深奥的现象、原理、变化、过程明晰地展示出来,并且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予以重复播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例如在《海陆变迁》一课的学习中,针对“大陆漂移假说”这一重点和难点时,仅仅依靠老师的解说和平面的图例展示,很难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但是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大陆漂移的过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并且印象深刻。

四、教给读图方法,提高用图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一种必要手段,老师必须要帮助每位学生学会读图,让学生懂得读懂地图是前提,记忆地图是中心,分析地图是关键,运用地图是目的,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和能力。地理教学中,每当我们遇到地图时,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获取信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找出明显的特征,然后根据观察发现的形状特征大体上记住图形。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与本课内容相关联的重点,并结合有关文字表述记牢这些关键点,然后,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实现拓展,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绘制有关简图,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中国的地形特征》一课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轻松、牢固地记住中国有关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的地图,让学生按照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这样的路径找出相关山脉,然后再以多媒体动画演示这些山脉的分布和走向,让学生明确理解和充分记忆之后,就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中国地形轮廓图,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出不同走向的山脉,并标出山脉名称,这样,当一幅简明多彩的中国山脉走向分布图呈现在学生的笔下时,中国山脉分布特点也会深刻地记忆在学生的脑海中。

参考文献:

[1] 万军.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2).

[2] 相英.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J]. 新课程(下), 2011(1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