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2018-08-18 09:09梁琦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化学微课

梁琦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使得微课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进入高中课堂教学中,为高中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微课以其内容短小精炼、适用性广、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资源等众多优点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利用微课进行化学作业讲评,能减轻教师负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破时间、条件的限制,达到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83

一、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单一主题,展示微观世界,化抽象为具体

化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一门科学。抽象的微观世界因看不见、摸不着,受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特点的限制,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时很多学生总是云里雾里、不知所然。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头疼的问题。微课的使用可以借助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本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学习中,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从微观理解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和实质,教材虽有图片,但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通过微课动画,学生能形象的看到氯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氯原子和钠原子分别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极微小的分子在微课中变得可视而有生命力,既直观又好理解。在突破微观教学难点上,微课提供了更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化学微课视频的运用,帮助学生把眼前具体的物质和微观世界联通起来,捅破了“微观”世界的窗户纸,给学生打开了进入微观世界的通道,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寻找主题中的规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知识点小、多、杂,这是化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尤其有一些章节,繁多而零碎的知识常造成学生在学习时张冠李戴、顾此失彼。合理设计微课,寻找规律,将繁杂的知识细化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我曾制作了一个10分多钟的微课视频,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质、判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剂还原剂等。在课堂上,通过练习检测发现学生微课的学习效果不佳。经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看一遍微课视频只能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要理解微课的全部内容,需要看好几遍。为此,在后续教学中我对《氧化还原反应》微课教学做了调整,把视频分割成3个小视频,分别为《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质、判断)时长8分多钟,《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时长6分多钟,《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时长8分多钟。这样把《氧化还原反应》微课设计成微课程,由3个知识点的微课组成。虽然总时间长了,但单个视频的知识点突出,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学习时再也不是漏洞百出、似是而非的状态了。

二、利用微课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突破时间、条件的限制,达到最佳实验教学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它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虽然实验教学已日益受到师生重视,大多实验已经进入课堂,但受实验条件限制或课时不足的影响,一些较危险的实验,如铝热反应、爆炸的实验等,还有一些实验时间长,操作性不强的实验,如甲烷与氯气的光照、乙烯的催熟等实验,教师多采用讲授的方式。还有课本上的“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教师布置后没法检查学生完成的效果,學生对这些实验毫无体验,更谈不上科学素养的培养。如何突破时间、条件的限制,为学生的实验体验开辟更大的空间,微课就发挥了作用。将实验操作视频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不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实验效果,而且不具有危险性,还可以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例如,在上完了选修4中的《原电池》一节后,我让学生完成p72科学探究,根据提示制作一个原电池使小灯泡点亮。为了检验学生完成的效果,我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给他们布置了任务:要求用手机或其他录像设备录下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最后每个小组制作一个5min的微课,课堂上将优秀小组的微课播放并由小组代表介绍实验过程。本次尝试“试验”的结果:参与的学生兴致勃勃,异常认真、严谨地完成了实验,同时根据自己的切身操作过程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2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制作出了橘子电池和西红柿电池,课堂交流时由于是同学的作品,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倾听,并对实验操作中的不严谨之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次作业完成效果非常好。

三、利用微课进行化学作业讲评,减轻教师负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既需要记背知识点,又需要推理计算,课后作业的讲评需要及时,不讲评或将几次作业集中在一起讲评,会使学生的错误观点得不到及时纠正,知识和能力缺陷得不到及时弥补而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但作业评讲又不宜在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辅导学生课外作业,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针对布置作业的内容,教师准确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针对难点和易错点录好视频上传到相应的平台,学生就可以在完成作业后自主批阅和解题了。课外作业的讲评只需录制教师讲评的声音,不需要录制讲评的场景和表情,所以每次课后作业的讲评录制大约需要15分钟就能完成,不会给教师造成大的负担,却能及时跟进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于化学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在化学课上,微课用化整为零、重点突破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用动态记录的方式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微观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作为传统化学教学的重要补充手段和资源拓展渠道,微课为我们的教与学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将微课应用于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超,周玮.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34).

[2] 钱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11).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化学微课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