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美术

2018-08-18 09:09郑明娜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童趣兴趣美术

郑明娜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参与的意识。同时,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一种带着浓厚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所以,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必须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学习者的角色去“读懂”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让课堂充满童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童趣;美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93

一、“童趣美术”的诠释和思考

何为“童趣”?在汉语字典中童趣指儿童的感情和兴趣。童趣美术中的趣,不单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趣味,还是以儿童为中心,把儿童的需要化为教学的需求,还原儿童的语言、情感、体验等,是一种符合儿童的情趣、兴致,能引起儿童情感共鸣,引发快乐体验的美术教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或专业人才,除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童年的美术课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它瑰丽、神奇、富于想象力、能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空间。童趣美术,让学生喜欢上课堂。

二、“童趣美术”的实践与反思

(一)挖掘教材童趣内容,整合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喜欢学习,爱上我们的课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美术兴趣因素,设计好教学程序,为兴趣教学服务。据专家调查,我们对外界的感知70%是来自于视觉感受,尤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前,现代教育媒体灵活、直观、生动而高效,打破了传统美术课——“一张纸一支笔”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把书本的平面信息通过有声有色的视听手段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美妙的范画、范作也是不可缺的一种手段。教师优美、直观的范画,会让学生崇拜不已,不仅对愉快教学起着催化作用,而且成功解决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乘风破浪》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船的发展史,我在轻音乐背景播放中,一边讲述船的故事,一边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下独木舟、渔船、帆船、蒸汽船、轮船等,学生不禁拍手叫好。之后,我让学生提出设想:今天让我们坐着“未来之船”去探险,你想在船上添加什么设备,或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造?学生兴致高涨,大胆地在范画上进行船“改造”,设计了很多高科技的船。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童趣,调动情绪,让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85%的学生都喜欢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如果美术教师能巧妙地把最快乐的事和学习联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玩中学,变被动为主动,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应该面向全体,注重以愉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美术教学的每一环节,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引领学生进入美的世界。

这里我将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搜集和整理。

1.猜谜引趣式。把教材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所学知识,调动其积极性。有时用猜谜设置悬念,通过分析综合,培养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线描外形》时,师出示一个实物的外形:小区里两户人家分别掉了东西,奇怪的是掉的东西都留有这样的影子……猜这是什么东西的影子呢?生:插着两根针的毛线团;生:烧烤架;生:摆着一双筷子的碗……师出示实物,指出:这些东西不同,但外轮廓(即外形)却完全相同。

2.游戏模拟式。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表演,形象化的感染,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既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

例如,在教學《蚂蚁搬家》时,师拿出一个大布袋:“轰隆隆,咔嚓嚓就要下雨啦,小蚂蚁怎么搬家呢?”学生带上蚂蚁头饰,采取不同的动作搬运大布袋,模仿蚂蚁搬家。师再出示一块巨型大饼干,“这么大的饼干,小蚂蚁搬不动,怎么办呢?”学生们一拥而上一起抬,“嗨哟嗨哟搬回家”。

在有趣的模拟中,学生掌握了蚂蚁不同动态的画法,也体会不同情景下画面的表现。

3.故事描绘式。根据儿童富于幻想、喜好新奇,教师可以借助故事的渲染,让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用童画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轻松、有趣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顶天立地》时,师:天空阴沉沉地下着雨,一个叫友友的小朋友,急匆匆地走在路上,突然一头巨大的张牙舞爪的怪兽出现了,它太饿了,露出了尖尖的牙齿,想把小友友吃掉。聪明的小友友突然想起妈妈教他的两个魔法,拍三下手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很大很大,大到天上去,跺三下脚则可以让他变得比蜗牛还小,要打败怪兽,用哪个比较好?那好,那和老师拍三下手,让友友变大吧。一、二、三,变!哇,友友都顶到天上去了。他轻轻地一挥手,就把怪兽打回原样了。我们今天就来画像友友这样顶天立地的人吧。

4.音乐渲染式音乐。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课堂上响起节奏适当的音乐,无疑会提高教学的效果。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具有启迪人的智慧、促进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

例如,在教学水墨画相关内容时,教师在学生赏析优秀范作时,可以伴以铮铮古琴、淙淙流水,鸟雀鸣啼之声。这样使得欣赏不再是那么单调与枯燥,它融音乐等艺术之中,提升了美术课的魅力。

(三)给学生展示的平台,童心实践,愉快合作,让学生创造美好

美术教育,是通过造型活动使学生认识自我(自身)、发挥每个学生潜在能量、释放多种可能性,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的主体实践活动。美术教学的诀窍在于引发学生自认生发的感知。因此,美术教师要给学生足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用“童心”认识美术,用儿童的“美术语言”去描绘,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自我”表现,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技能。

一堆沙子、一團黏土看似平淡无奇,但学生却能聚精会神地玩上半天而恋恋不舍。这是因为沙子和黏土看似简单,但让学生很放松,他们一起玩,一起合作,可以体验到自由创作的极大乐趣:可以堆、可以挖、可以捏成小人,也可以压成肉饼……在合作中,学生能够解决困难,在自然宽松的氛围下,放松的心情,快乐地随着灵感绽放自己的作品。

教师不应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学生的作品。我们能做的是,给他们提供一块大展台,使他们的作品得以呈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所以,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

例如,《有趣的图形》这节美术课是让学生学习用线条概括事物的画法。教授时,我就称学生为大师,让学生知道连画坛巨匠毕加索都说要向学生们那样画画呢!在学生们自信满满下,我提出分工合作当堂课办一个“童心童画”画展。学生十分兴奋,出色又快速地画出了一幅幅有趣的图形,看到高效办出美美的画展时,他们不禁为自己鼓起了掌。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呵护童心,让学生勇于创新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相比与其他学科来说,美术更注重独创性。不同的人在接受同样的外部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内心体验和解决策略。

例如,在教学《灭火英雄》时,有个学生设计了一种多个机械手的消防车:有抬重物的机械手、有长长的喷水机械手,有高高的云梯机械手,有传送隔热衣的机械手,车内有氧气仓、医疗室、工具仓、休息室、水库等。这种创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创作。

在学生的作业中,我经常发现他们概念化造型的现象,比如:房子是三角形的屋顶和方形的墙壁组合而成,树是一根线和一个圆的组合……没有观察,没有思考,机械重复地画着大人给予的“结果”,这样的画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学生观察到的世界与成人有许多的差异。美术教师应持着一颗“童心”,要充分肯定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体会、感受和认识。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才会有通向学生心灵的“通行证”,和学生一起享受充满童趣的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 倪蓓蓓.论现代绘画中的童趣现象[D].南京艺术学院,2007.

[2] 吴丹丹,郭凯.浅析艺术的“童趣化”现象[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3] 邹志高.论儿童美术教学中的“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2(3).

[4] 王丽娟.试论小学美术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猜你喜欢
童趣兴趣美术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