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本土文化丰富园本课程

2018-08-18 09:09郭晨霞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文化环境

郭晨霞

摘 要:《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指出“充分利用古老渭河发源地的特殊地貌、丰富的物产资源、特色文化、风土人情等等,积极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让幼儿感受地方特色魅力。”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营造独特的幼儿活动环境,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让幼儿在浓浓的渭河文化中尽情展示自己,使渭河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幼儿从小就烙上渭河文化的烙印。

关键词:文化环境;本土教育;渭河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104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实施,对于地域特色和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逐渐成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指出:“充分利用各地区不同的地理风貌、物产特点、传统工艺、民俗习惯等社会资源,积极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活动,学习和传承地方文化。”渭源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拥有丰富的资源,我们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尽量利用有利于教育的本土资源,开创出具有渭源特色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和活动环境。在教学活动和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幼儿对于渭水源头地方文化的认知,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进而从长远的角度上,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为此,我园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创建本园特色文化,将其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一、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育儿环境

幼儿园的文化环境和活动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那么,應该如何创设出有特色、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呢?为此,我园做出了如下改进:每层教学楼设置一种色调,让人感觉生活在七彩的童话世界里。楼梯上布置了与民间娱乐相关的图文材料,让幼儿对本土的娱乐有一定的了解;小班级的走廊,我们开设了小吃一条街:烧烤、变身土豆等等,琳琅满目的摆设,让幼儿感觉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我们幼儿园专门在园内有一片种植区,种着各种蔬菜和马铃薯,幼儿还参与平时的浇水锄草活动,等到成熟时,邀请他们一起,品尝彼此的劳动果实,体验和分享劳动的快乐。渭源县曾荣获“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这是我们的特色,更是全县的荣耀,种植马铃薯能增加幼儿荣誉感和探索精神。在幼儿园,饲养一些幼儿熟悉的动物,如:小兔子、小鸡等,能突出我们的农村风情,激发幼儿的兴趣。班级的主题墙,有渭源的名人故事,节日风俗等。班级的自然角,摆放着渭源的特产,如:土豆、当归、党参,黄芪等。诸如此类,通过创设具有渭源特色的文化环境,幼儿不仅对本园的学习环境、文化环境有所感知,更对家乡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开展一日活动

如何利用好渭河文化资源,开展幼儿一日活动,丰富园本课程,我们进行了尝试和实践,效果不错。

1.将渭河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开展了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使幼儿从中受到启发,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在小班年级组织了“感受渭源风情”,以婚嫁、社火、庙会等为主题开展活动,使幼儿从小就对家乡风土民情有所了解,并以家乡为荣。中班年级展开了“话说渭源”,让幼儿介绍所知道的著名景点和特产,如:渭源古老建筑霸陵桥、五竹寺、鸟鼠同穴、土豆、当归,党参,黄芪等;大班组开设了“我做渭源”,通过小手做一做,展示出幼儿心中的家乡。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制作土豆以及土豆的各种吃法,让幼儿知道土豆不仅好吃而且富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组织全园幼儿参观幼儿园的种植区,请幼儿观察家乡特产的生长,并让幼儿亲子去采摘特产,扩展和加深其对农村环境的认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让其体验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在游戏中渗透渭河文化。 体育游戏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我们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民间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网小鱼、滚铁环等。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尝试不同的玩法,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的乐趣。在角色游戏中,要利用好每次节日组织游戏。节日文化是地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游戏教育资源都蕴含在节日背景、节日习俗和节日主题中,我们紧紧围绕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如元宵节就有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所见,及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商讨制作美丽的窗花、红红的爆竹、吉祥的福字,各式各样的花灯等营造一种热闹、快乐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渭河文化的丰富韵味。

三、构建社、家、园共育平台,促进渭河文化升华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局限在幼儿园里的教与学,更是在与家庭、社会中的教育过程,在丰富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家长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

我们渭源文化中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丰富多彩的游戏,为了把它们传承下来,我们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的力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本土教育活动中来。例如,动员家长进入课堂,为幼儿介绍家乡文化、搜集民间音乐、民间游戏、民间故事、童谣等;此外,我们开展的好多传统游戏,需要家长配合幼儿制作一些玩具,并在玩的过程,使幼儿掌握了玩法,从而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总之,通过发挥家长的力量,能够有效的促进渭河文化的升华。

通过对幼儿园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探索,使我们每一个幼教者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宝贵财富,文化衍生课程,课程也在传承文化,要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目的在于有效落实教育本土化,让幼儿带着对家乡文化的好奇和兴趣,认识自己的家乡从而认同家乡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使他们受益终身。我们将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不断完善、优化教育课程体系,让本土文化真正走进、常驻幼儿心中。

参考文献:

[1] 陈白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2] 葛晓英.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1(9).

猜你喜欢
文化环境
基于SWOT的中外合作办学文化环境分析
浅析文化环境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影响
老年友好城市核心指标的调查情况分析
地市级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