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现象对中职护生睡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8-08-18 09:09杨坦达白华荣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手机依赖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杨坦达 白华荣

摘 要:目的:了解中职护生手机依赖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对睡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中职护生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某校三年级护生265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入选护生中存在手机依赖的人数为 75名,其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差于非手机依赖学生。结论:手机依赖会对护生睡眠和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需要学校与家庭应当采取多种举措帮助其戒除依赖。

关键词:手机依赖;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8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112

手机依赖(Obsessive Cellphone Use Disorder,OCUD),又称手机成瘾手、机过度使用,是一种心理性疾病。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手机应用程序的涌现,手机使用已经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大部分教师利用微信、QQ群管理班级,使得大学生与中专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高达99%以上[1]。手机依赖现象不仅影响中职护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可能对其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是价值观。

本调查以某市卫生学校护理(3+2)专业三年学生 265 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调查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及他们对睡眠和心理的影响,从而为减少中职护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提高中职护生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现将结果简要阐述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2015年9月入校的2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5名,女生 230名,出生日期在1997年4月至1998年12月,原居住地在农村174名,在城镇91名。

2.方法。利用“问卷星”设计三个量表,分别是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3-4]、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5-6],学生手机扫描各个量表的二维码在线填写量表后提交,每个量表内设计一道填写手机后四位号码的填空题,利用手机后四位号码关联三个量表中数据。利用手机依赖量表开展中职护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现况调查,按照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和对照组(不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再进一步分析之前,对两组对象的性别构成、家庭原居住地进行卡方分析,再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共收到问卷 265份,有效问卷220份。

3.研究工具。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该量表由王小辉编制,共包括16个项目,量表采用 5 点计分法,从极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为 5 个等级,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 889,分半信度为0. 882[7]。量表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是可靠的测量工具。量表总分大于 48 分(不包含 48分),即判定为有手机依赖倾向。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 博士等于 1989 年编制,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 30天的睡眠质量。7个测评成分含有18个条目,每个条目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介于0-21分之间,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各成分如下: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 总分≥8 分被認为是睡眠质量差。

王极盛等在1997年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MentalHealth Inventroy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MMHI-60),分别是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含有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6道试题,共计60 个评价试题,采用5级评分制。2-2.99分之间,表示该因素存在轻度问题;3-3.99 分之间,表示该因素存在中等程度的症状;4-4.99 分之间,表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总均分的计算:把该量表各分项的分数加在一起被60除得出的分数是总平均分。

4.观察指标和质量控制。首先通过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有手机依赖现象)与对照组(无手机依赖现象)。然后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为保证调查质量,利用学生自习课时间在一周内完成调查,由同一人到教室组织问卷活动,现场监督,学生独立填写。为避免漏项,在进行问卷设计时,所有项目为必填项,后期整理问卷剔除三个量表手机号不一致的问卷,提交问卷时间过短的问卷,近期服用药物的学生问卷及有其他明显不符合逻辑的问卷。

5.统计学方法。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进行数据整理与筛选,数据分析采用 SPSS 16. 0,性别与居住地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观察组与实验组之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8]。

二、结果

入选对象手机依赖量表得分情况:总均分为 42.90±10.99 分,其中最低分为 16 分,最高分为78分,手机依赖得分总体上呈正态分布(K-S检验p=0.20)。性别与居住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0.65;区域:p=0.16),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t检验结果见表1与表2(见附表)。

三、结语

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加重,正影响着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手机依赖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本调查看,手机依赖现象占比35%,比例虽然不高,但这些学生的睡眠质量较差,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自身都应引起高度重视,进行有效干预,防止手机依赖现象的发生、避免手机依赖损害学生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衍素,陈红,向秀清,陈旭.卫生学校学生手机成瘾现状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1):122.

[2] 王小辉.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 徐伟.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

[4] 路桃影,李艳,夏萍,张广清,吴大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3):260.

[5]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

[6] 纪秋红.中专生家庭环境、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7] 黄海,牛露颖,周春燕,吴和鸣.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5):835.

[8] 张玲,朱杰,王建明.手机依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睡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108.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