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浚县民间小调走进本地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及方法

2018-08-20 09:33付珊珊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

摘要:浚县民间小调是一种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表现形式,可以被作为一种具有教育性的资源引入到本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身实践经验和思考,对浚县民间小调走进本地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及方法作简要分析,期望为小学音乐教学起到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浚县民间小调;小学音乐课堂;本土音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音乐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将民间本土音乐资源融入本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同时体现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引入本土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从审美性的角度来看,引入本土资源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多样化的审美表现形式;从实践性来看,引入本土资源能够让学生认识音乐和生活的血肉联系。本文中笔者立足于本地教育环境,浅谈浚县民间小调走进本地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 重要性分析

(一) 了解乡土文化

浚县民间小调是本地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浚县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了浚县人民的心理特点。让小学生接触浚县民间小调,首先能够让小学生了解乡土文化,这不仅具有文化素养上的含义,还能够增进学生的乡土感情。乡土是个体出生和成长的背景,有关乡土的记忆和认知会成为个体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个体的选择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从这一层面上讲,了解乡土文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格完满,因此让浚县民间小调走进本地小学音乐课堂就是从音乐课程的角度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二) 提升审美能力

提升审美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音乐课本中融入了多元化的音乐素材,能够让学生感知不同的审美风格,但是因为教材编写篇幅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融入民间音乐资源则能够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浚县民间小调在节奏、音调上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让小学生学习浚县民间小调,能够为学生带来别样的音乐体验。浚县民间小调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 实施方法分析

(一) 利用浚县民间小调开展音乐鉴赏活动

音乐鉴赏活动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鉴赏活动是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浚县民间小调音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感知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单纯地听无法达到良好的音乐鉴赏效果,教师必须加强讲解才能够使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否则便易于流于形式。教师的讲解可从乐理和形式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多从节奏、音调等方面加强对音乐特性的讲解,另一方面也要融入音乐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了解浚县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音乐的感触。除了教师讲授之外,也可多邀请学生发表意见,在播放音频完毕后,让学生就自己的聆听体验发表感想。

除使用音频播放的手段外,教师也可以探索更为生动的音乐鉴赏教学形式。在信息化教育对小学教育的影响不断加深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在给学生提供音频信息的同时,将图片、视频等信息一起呈现给学生。为增进学生对背景文化的了解,可以播放与浚县民间小调有关的纪录短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乐器为学生现场演奏浚县民间小调,可以让学生目击活生生的浚县民间小调文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要求教师准备相关乐器,并具有较强的现场演奏示范能力。

(二) 利用浚县民间小调开展音乐演唱活动

音乐演唱活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程标准中占有知识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演唱教学对于民间音乐的教学非常具有价值,往往在演唱之中,学生能够切实地感觉到民间音乐风格的特别之处。在演唱之中学生会发现,面对浚县民间小调,他们需要把握完全不同的技巧。学生还会发现,在演唱浚县民间小调时,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也完全不同,并产生与乡土文化融为一体的感觉。

在开展浚县民间小调的演唱教学时,要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是参与性原则,虽然民间音乐教学是一种非常生动而前沿的教学内容,但是内容本身并没有价值,必须要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是趣味性原则。歌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乐趣的活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演唱中,能够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流行音乐更感兴趣,对本地音乐则没有热情。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积极干预,让他们发现本地音乐的新意。在演唱浚县民间小调时,一定要调动学生热情,切忌枯燥学习。

(三) 利用浚县民间小调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最具有活力和创意的一个部分。浚县民间小调并非是封存在历史里的过去时,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当下,在今天浚县人民的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这种艺术形态的痕迹。与其通过教师讲解或教学视频来了解这种艺术文化,不如让学生走入生活,通过实践的途径切实感受这种民间小调。教师可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带领学生去感受真实的浚县民间小调文化面貌,通过实践接触,学生总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未曾提及的东西。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开展实践学习活动,需要学校给予经费和时间安排上的支持,因此学校必须在思想上重视浚县民间小调的教学。

三、 结语

一个地域的文化就是一个地域的根,我们必须重视我们具有特色的地域艺术文化。我们坚信,本土音乐文化会在孩子们心中薪火相传,在促进小学音乐教学面貌的革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茜.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音乐课堂中引入嘉兴本土音乐的策略探究[J].艺术评鉴,2016(2):34-35.

[2]韩雪.赣南客家本土音乐引入小学教育的现状调查——以赣州市章贡区为例[J].音乐时空,2016(7):132-135.

[3]何晶.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5(31):127-128.

作者简介:

付珊珊,河南省鶴壁市,河南省鹤壁市鹿鸣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
构建多元化小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小学音乐课中班级合唱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现代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生命力
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