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8-08-20 09:33吴燕珍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语文策略

摘要:古诗词教学一直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赏析古诗词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学习的主要能力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培养中学生古诗词的赏析能力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另外也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古诗大意来了解诗人情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诗人情怀。然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关于古诗词的教学还不完善,本文便针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四点教学策略,为提高诗词教学质量提供思路。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语文;策略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变,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掌控教学进度,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巩固学生的语文功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带领学生诵读诗词,感知诗词大意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主要是通过诵读完成的,即教师带领学生扫清诗中的生字词,然后带领学生朗读、分析,并在朗读前后分析社会背景和诗人创作意图等。从本质上说,古诗词意在抒情,或慷慨激昂,或思乡念人,或踌躇满志,或婉转柔情,等等,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感情,了解诗人的感情和创作意图。值得注意的是,诵读也是有一定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如首先教师要范读,给学生展示其中的声韵调以及节奏和停顿,给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情感印象,教师范读是学生自主诵读的前提条件。在教师范读之后,学生要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齐读,这一过程是为了在扫清古诗词中的生字词的基础上进行熟读,为进一步仿读和自主读打好基础。除此之外,还有对白读、首尾读、背诵等类型,这些都是诵读的主要类别和基本内容,借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想感情。由此可见,诵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毫无感情地朗读,而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正确朗读的。

二、 根据诗词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赏诗积极性

诗歌美主要在于其意境美,而意境是整首诗的点睛之处,也是诗人着重想要展现的一方面。创设教学情境是当下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跟着教师的节奏来诵读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其内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烘托法来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先让学生感悟音乐再进一步感悟诗词意境。其次,也可以通过散文描述法,先给学生展示一段优美的散文,以文带诗,帮助学生理解。最后还可以通过绘画来激发学生赏诗的积极性,将诗词内容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总之,根据诗词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绘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枯藤、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人”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描绘的意象,实践证明,通过绘画来激发学生兴趣是非常有效果的。

三、 合理拓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合作赏诗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教师经过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提供给学生的最有价值和合适的课外内容,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积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对课外拓展的学习上,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来进行分组,然后布置任务,设置问题,指导学生查资料来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拓展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各自查询材料,再小组讨论学习,最后由老师总结引导。

例如教师在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来进行续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大胆联想和想象,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强化和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作诗写诗的能力。

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比分析古诗词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逐渐增加的。然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来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如课内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合作探讨、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因为只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和体会不同的诗词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方法,同时也能起到培养学生“异中见同”能力的作用。进一步来说,学生在对比学习时,可以从年代、内容、风格、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是抒情对比、借物对比、意境对比等角度,总之,教师传授给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和角度,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对比分析同一个诗人的两首诗,以杜甫的《春望》和《望岳》为例,引导学生从内容、风格、情感或者写作手法、意象意境等角度来对比分析,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一步分析杜甫诗歌的整体风格和特点。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作出的诗词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学生需要着重注意这点。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语文古詩词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初中生赏析古诗词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诵读古诗词,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诗词大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除此之外,创设与古诗词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及合理拓展教材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起到在提高学生赏诗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赏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薛凤彪.试论多媒体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整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53-54.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作者简介:

吴燕珍,中学语文一级,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