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拓展初中数学教材的探索

2018-08-20 09:33黄华昌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拓展微课

黄华昌

摘要:文本针对微课拓展初中数学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对该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了解,并探讨应用微课实施初中数学教材拓展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微课;拓展;初中数学教材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事物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新型教学资源的微课,能够为学生的知识获取及应用提供多种渠道,使初中数学教材开辟个性化教学道路成为可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微课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索,使其教学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一、 存在于教材拓展当中的问题

(一) 未能结合学生实际

很多教师在拓展教材的过程中,并未注重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间的关系,往往会将重点放在教学的深度上,却忽略了尺度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未对学生认知和年龄方面的因素保持关注,将重点工作放在了学生发展点、空白点的拓展上,致使学生对于拓展教学失去动力,缺乏学习信心,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 教师观念较为滞后及实践表现问题

就当前阶段来看,信息技术能够使数学学习的方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很多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难以适应。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微课教学辅导上的理解较为片面,对微课缺乏深入的理解,即便进行了微课制作,往往还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比较喜欢在异构课或公开课当中展示,但在教学实践当中的应用却少之又少,加上没有将学生作为微课制作的中心,导致微课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不足,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微课教学,学生难以在微课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 应用操作方面的问题

应该从教学的本质入手进行微课的编制,对教与学的过程加以关注,但很大一部分微课都只是教学形式的改变,例如将现场教学变成了视频教学,但在讲授方式上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未能得到有效地满足,甚至部分教师将整个课堂带入到微课当中,使微课自身的碎片化及教学辅助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种满堂灌的微课教学形式,使师生之间难以进行高效的互动,且影响了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二、 浅析微课对初中数学教材的拓展

(一) 对抽象概念进行拓展

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就是数学概念,但一直以来,学生眼中的数学概念都是抽象、乏味难以理解的,为了对这种看法加以改变,教师可以对较为生动、形象的微课加以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思维得到有效的激发。例如在对平方根定义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该项定义较为费解,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x2视为一棵植物,其中x为跟,2为叶子,如果x2=a,在x为植物根的情况下,x就是a的平方根。在这里x2=a属于平方运算,而平方根在平方运算当中属于植物根部,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植物根部引入平方根概念当中,能够在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平方根算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数学信息变得更为直观,有利于学生的接收,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简单化。

(二) 对复杂关系的拓展

在数学课本当中,隐藏着许多的关联知识,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有形特点,帮助学生将其中的关联理清,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得到有效地增强,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新旧知识的关联作为切入点,利用微课设计一些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将数学关系向图形关系进行转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和渗透进行强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逐步地建立起来,而图示化又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因此,在微课当中对几何画板、曲线图以及坐标轴等可视化工具进行灵活的应用,能够将复杂性较强的数学关系得到有效地拓展,使其变得更加清晰、易懂。

(三) 将动态知识拓展成动态化

对于数学教材而言,其内部知识的呈现是以静态形式为主的,如果能够将这些静态化的知识向动态转化,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激发,而动态化信息的呈现和表达是微课最为擅长的功能。教师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教材当中能够以动态形式呈现的元素进行挖掘,并进行合理的应用与设计,以此来完成微课内容的有效制作,进而对个性化的教学需求进行辅助,例如,在对旋转、平移等图形变化内容进行教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将教学信息直接的呈现给学生;而对于动态特征不是很明显的内容,包括函数改变以及统计等,可以对微课当中的信息呈现次序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动态的信息呈现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相关概念;如果拓展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如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步骤等,可以将人类思维过程作为切入点,根据问题的分析思路,结合微课动态图标将信息呈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三、 利用微课进行数学教材拓展的具体做法

(一) 设置疑点进行教学引导

相似与对称、旋转和平移相同,都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化,要保证图形形状不变,对其进行缩小和放大,就需要画相似的图形,教师可以在微课当中准备好图形,让学生思考两个多边形相似与否,并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动手量一量,问问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

这种微课设计的主要意图,是为了利用微课完成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性趣的提升,同时可以在微课当中通过已学知识将新知识引出来,使学生通过观察及推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将其有效的解决,相对于传统形式的问题情境设置,微课这种设疑导学的方式,更具针对性,能够通过疑点的深究,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地激发,进而达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二) 通过微课进行解疑导悟

在微课当中布置任务,以某个三角形为基础,通过作位似图将图形各边放大2倍,要求学生写出作图的步骤。

猜你喜欢
拓展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