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

2018-08-20 09:33赖一美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设计

摘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当今教学研究的主流,其中涉及如何完成教学目标、如何打造优质的课堂教学教法、如何优化课程教学等等。这里面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学设计,也就是如何围绕以上各个目标,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赢得高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方向性指导,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举足轻重。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奠定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石,本人就此谈谈个人观点。

一、 教学设计中的情境设计

(一) 数学情境设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一种良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所以触发学习动机是首要的,好的学习动机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为了让这种学习兴趣得以持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设计是最佳的教学模式之一。因为,各种教学情境可以设计为可见、可闻、可比、可感染、可转移、可体验等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提高大脑的兴奋程度。因此,我们可以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灵活设置相应的情境。

(二) 情境设计的艺术性分析

教学情境的设置是需要一定的艺术手段的。例如: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者体验过的数学知识,构思一种故事情境,用来吸引学生进行思维;用感性的数学例子,设置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利用好奇心理设置某种问题情境,或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创设一种竞争情景,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课件)产生的动态效果,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具体化,获得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者利用开放性的情景模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运动”中直观化,所有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有技巧性的。比如:在教学“轴对称”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轴对称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我设计一个活动情景:要求学生就身边有的事物,“拼”出轴对称的例子,并简单说明。同学们用两支笔、两只手、两页纸做对称,学生的热情高涨,我稍加讲解,学生就领悟了“轴对称”的内涵,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的目的。

二、 课程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演变

(一) 设计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首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其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教学的生活化是很重视的,这也是因为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中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生产问题也是常见的,数学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很普遍。所以,教学的生活化不是脱离教材,而是对知识的开拓与延伸。另外,数学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分不开的:利用三角形、相似图形解决一些测量问题;根据生活现象(比如影子的形成)进行数学研究;根据视图设计图纸等等。

(二) 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设计的实用性

“学以致用”是一切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数学应用能力的掌握,莫过于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让学生去体验,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并主动去探索,获取真实的情感与态度。融入来源于生活中的知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物的生活化情境,更能够促使学习的主动性,更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容,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的教学中,我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个环节:测量学生的身高。工具:一块容易打孔的薄木板、测倾器、皮尺、平行光源。在我的提示下,各小组同学很快找到测量方法:用长木板量出身高的位置,在这个地方钻个小孔,把测倾器的PQ线贴在木板上,中点位置正对小孔,让光束沿着某角度(比如60°角)射出,在光束落地位置做标记,然后用皮尺量出光斑与小孔的距离,以及木板底部到光斑的距离,很快就能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身高。

三、 探究性课题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依这要求,进行探究性课题的开发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 在教学中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

探究性课题研究是一种体验式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在问题的寻找与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引导作用,一方面在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脱离学习困境。另外一个功能是学习氛围的创造,因此,师生之间也形成了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 注重探究性课题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属于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上应该做到能够把学习时间与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重点表现为把课堂教学目标跨越知识与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体现情感与价值。因此,提出的问题要注重其实践性,要能够联系到生活实践经验,以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数学学习意识为出发点。课题的选择应该围绕既定的课程目标的展开去甄选,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能动性地调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所选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周来发.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学考试,2014.

作者简介:

赖一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廣兆中学。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