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2018-08-20 09:33郑宝莲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建立是一线教师关注与研究内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建立,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实施有效教学课堂,是教师个体价值实现的一种体现。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建立进行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学思想等,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都会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建立。下文就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建立策略进行分析,为一线数学教学活动的安排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一、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引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般来说,教师教学任务的安排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明白为什么学、怎样学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现实情况是教师每节课将教学目标制定为完成教材任务,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不是特别关注。有的教师态度比较生硬、急躁,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的,也就是说,教师普遍比较关注认知领域目标,忽视情感领域目标;关注文化知识,忽视学生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影响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现。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进行,而在实际教学中,在应试压力等因素影响下,一部分教师仍然会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不够,反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比较关注教,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关注不够。还有缺乏良好的教学实践,许多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比较固化、刻板,缺乏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用的仍然是比较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关注数学知识的灌输,忽视教学教法的改革,学生则错误地认为教学改革只是口号。其实,采用形式多样、灵活教学方法,能将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使得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二、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一) 结合多媒体技术,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有效融合,能给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建立提供良好保障。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革新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确保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良好建立。当然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教师要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结合自身专业能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像在“认知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内容。在三角形稳固性特征的认识中,教师可以像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画,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与理解,确保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实现。

(二) 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课堂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教学示范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现象与规律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示范性作用,使得数学知识能渗透生活中,增强生活实际性。在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开展中,小学数学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素养,通过实践训练,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学实践开展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实践内容,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教师则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在注重小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习惯、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落实小学的改革,实现知识感知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将理论联系实际,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提高知识的理解与认知程度,确保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 增强数学课堂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同学之间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让表现好的学生帮扶其他学生,思想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表現积极的学生请教,通过这一方式能让学生构建出优秀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比如,在小学数学“圆周长求半径”的教学中,建立出完善一定抽象性、复杂性的教学体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搭配,寻求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究,以此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本身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学科,实际学习难度也比较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增强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以此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拓展其应用空间,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设计。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实施科学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进行配合、交流与互动,实现彼此支架的取长补短,实现自身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进行有效地竞争与合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在合作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比如,在“因数和倍数”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教师对因数、倍数的有效解析,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特点、规律,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 总结

在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认识自身不足,以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学习并应用新型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实现课堂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彭晓菁.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30):89.

[2]郑美娟.小学数学课堂上思维教学的发展策略[J].考试周刊,2018(30):102.

[3]何万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2):89.

作者简介:

郑宝莲,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九湖中心田中央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