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多元化教学法在医药卫生类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2018-08-20 09:33张艳艳雷颖张娜李敏艳房宇王翠华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多元化化学教学方法

张艳艳 雷颖 张娜 李敏艳 房宇 王翠华

摘要:教师在医药卫生类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本文对医药卫生类化学课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化学

一、 引言

以往教师均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较单一,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是自然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各专业的必选课。教学内容包括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反应医药卫生行业职业特点和专业教学需要的专题内容。化学知识本身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类教学方法。

二、 医药卫生类化学课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意义

医药卫生类化学课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被安排在中职第一学期,学生刚从初中毕业,对化学知识只是简单的了解,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重要阶段,教师只有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为学生做好导向。教师在中职化学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利于学生的发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化学知识枯燥了,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在学习上比较主动,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医药卫生类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1. 云班課学习法。云班课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搜集整理教学资料,发布调查问卷,设置交流题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平台,为学生提供云端的课程订阅、问题答疑、消息推送、作业布置以及课后上传相应的课件、相关视频等。例如一些化学概念,像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血糖等学生记不住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推送音频;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及有机物的结构等抽象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上传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要章节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知晓溶液的基本知识”和“解悟电解质溶液的奥妙”的内容教师可上传课件、文本、电子书等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讲完一个知识点可在平台发起“头脑风暴”开展互动讨论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云班课还可以实现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后台会统计评估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云班课教学方法的使用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

2. 双主体互动式法。“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是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创设一种“学习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情境或途径。从教学观念上看,此方法将学生视为主动认知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强调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平衡统一,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平等、和谐、共同参与、教学相长,尊重学生,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对话文化。“胶体溶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掌握胶体粒子尺寸的特殊性,从而使学生可自主探究胶体溶液的性质。

3. 小组合作探究法。好奇心重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事物的好奇促使学生对问题做更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学习了“溶液的渗透压”这一小节,教师在课堂上即可提出“为什么泻盐能使排泄较为容易?”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对高渗溶液、等渗溶液和低渗溶液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可以拓展到临床用药指导上。

4. 启发法。充分考虑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及医药卫生类各专业的特点,教师使用简洁、浅显的语言进行讲解,以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为起点,由具体实例引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由一种物质过渡到一类物质,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比如初中学过“质量分数”,通过对照引入“体积分数”,而后引入“质量浓度”,最后在学习“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物质的量浓度”。再如“感知种类繁多的有机物”这一章,讲解时均可以一种具代表性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入手,进行结构和性质的讲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讲述同类化合物的特征。

5. 参与法。化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为了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观察与讨论”,使教师在课堂进行演示时,学生的观察更有目标,从而与教师的交流更有思路,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演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知晓溶液的基本知识”这一章中首先以临床实际使用的药品浓度和规格为依据设计例题和习题,驱动学生自主研究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以药物中常见的不同液体制剂为指引,进行浓度计算、换算及稀释计算。

四、 结语

在医药卫生类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漏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段爱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8(03):22-23.

[2]张静.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01):173.

[3]张明.浅析初中语文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8(03):135-136.

[4]王丽,毛文军,白娥,杨筱凤.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科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OL].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02):216-219[2018-04-12].

作者简介:

张艳艳,雷颖,张娜,李敏艳,房宇,王翠华,陕西省汉中市,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

猜你喜欢
多元化化学教学方法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