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借鉴

2018-08-23 01:32吴丹康钊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吴丹 康钊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和借鉴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结合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情况,积极探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于当今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的借鉴意义,能为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帮助。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中国诸多教育家当中,晏阳初先生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他毕生追求发展落后地区的平民教育和改造乡村实验活动。在平民教育思想影响农村教育的70年时间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推进。我们应认真挖掘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启示,不断探索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概述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晏阳初在法国为华工服务的独特经历中萌发的,并在其开展的著名的“定县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起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针对当时中国农民普遍存在的四大现实问题——“愚、贫、弱、私”而提出来的,以改造中国乡村为重点,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只有大力提高农民素质,中国社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晏阳初于1926年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设立“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并决定把平民教育的重心转变到农民身上。他倡导采取三大方式,分别是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教育式,通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四大教育来攻克中国教育的四大现实问题。

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运动,其用意就是在治本固末上着力,注意奠定基础,以图今后的富足。晏阳初认为对农民要采取全面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要向農民传输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他们可以用来谋生的生活技能,此外还要陶冶他们的精神。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农民不但具备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实际手段,而且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前进方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培养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实际生存技能的人。所以,平民教育不是简单的成人教育,也不是九年义务教育,而是一种更为平等的教育,即全民教育或民众教育,是涉及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与公民教育各个方面的整合教育。这是通过实验来改革教育的一大壮举,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而提出的经典理论。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是一场具有教育改良性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场关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验,这个运动是一场“革命”运动、教育运动、科学运动和民主运动,也为后人留下十分珍贵的教育财富。

二、当前中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保障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经费的严重缺失制约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程。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发布的2015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来看,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85505.8亿元,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26%,比上年的4.10%增加了0.16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有所增长,但是这个比例相对而言还是较少。农村中小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相应教育经费的投入就更少。从教育阶段经费情况来看,2015年全国普通小学在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支出为人均8838.44元;全国普通初中为人均12105.08元,全国普通高中为人均10820.96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人均18143.57元。这显示出在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中,高等教育占据比例较大,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则相比较则较少,这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保证这项工作的具体开展。

2.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师资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不够充分的首要表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从事人员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从事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基本都由非专业人员兼任,这些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的整合,也没有得到更多的系统专业培训。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中小学生真实生活相脱节。除此之外,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城市生活环境和条件更为优越,大多数教师更想去城市发展,而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则根本不想去农村工作。加上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投入本来就不够,现有教师没机会去进行后期培训教育,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水平不能提高,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将会极不利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发展,导致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极度不稳定。

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与德育工作混淆,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水平相对低下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两者不能混淆,两者既不能分裂和对立,也不能相互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培养的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学生,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面对挫折时的承受能力和面对不良事件时候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和自我心理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基于此,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等同起来,但现实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技能水平相对低下,必然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效果。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1.社会各界应当全力重视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晏阳初的平民思想是根据当时中国国情提出的,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依据我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具体情况而采用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更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让家长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比如,依赖心理,学生缺少独立意识,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高;抑郁心理,学生无力应付外界的压力,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不愿意向别人倾诉;攀比心理,学生过于注重外在的、物质上和不切实际的攀比,比衣服、比打扮、比玩具、比排场和比父母。这些心理问题极大影响了中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学生容易走向极端,产生病态心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抓住机会,向社会、家长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使大家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发现并及时解决,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2.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积极关注并努力解决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强调大众教育,是一种更为平等的教育。晏阳初在河北省定县设立“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与一些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一起进行乡村平民教育实验,通过教育实践来解决教育问题,还要求教育内容要和农民生活紧密联系,让农民学会生活的技能。这提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走进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要及时发现农村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努力解决,对不同问题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果发现学生存在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及时找出方法,调动家长、教师和社会共同的力量帮助学生摆脱这些问题。

3.注重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任何一个发展项目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针对中国农民的核心问题,提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教育方式并举,结合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来攻克“愚、贫、弱、私”四大问题,旨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平民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全民教育。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和思想品德情况。要注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能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新一代接班人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自己独特的个性。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成绩不好的学生会慢慢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会诱发抑郁症状,严重威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鼓励广大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扬长避短,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晏阳初先生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平民教育中,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教育公益事业。教育公益就是教育信念和教育智慧的整合,晏阳初就是整合二者的典范。当今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要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不断追求创新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董松玲.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农民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35):187-188.

[2]徐 宁.略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7-19.

[3]苏计峰,张 锋,刘 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8(S1):511.

[4]郭 伟,许方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力的智库型学会——访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副会长王小丁[J].世界教育信息,2016(4):12-15.

[5]李亚娟,王小丁.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3).

[6]刘一彬,翁 靜.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色与历史价值[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7]苏志宏,郝丹立.平民教育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