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 乐于识字

2018-08-23 11:13叶俏玲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乐学兴趣

叶俏玲

摘要:全面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阐述,深入理解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的编写特点。把低年级识字教学从兴趣入手,把握识字教学中情趣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活性原则,并探究积极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努力实现识字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兴趣;愿学;乐学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习惯,不仅对于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乃至终身学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而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那怎样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寓教于乐,乐在其中呢?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进行一些探索。

一、用“兴趣”激发学生

低年级学生学习时“趣”字是支撑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对学习上感兴趣,觉得好玩,对课堂感兴趣,才喜欢去听。如果这种兴趣一旦丢失,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特长,用幽默、风趣、传神的语言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

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做如下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呜-呜的声音,老师出一个生字,让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不确,这列火车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

猜字谜根据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谜语帮助记忆。,比如:“一刀割了禾”——“利”;“不上不下”——“卡”;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胖(十五天);李(十八个儿子);果(阳光照在树上)等。

‘编儿歌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生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边一撇右边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

‘找朋友教师将生字卡片打乱,分发到学生手中,请他们将偏旁部首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

二、以法激趣,让学生愿学

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对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自学能力,首先是在课堂上自学,让学生观察生字,看生字,记生字,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这些字。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许多的识字方法。我在加以总结就形成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讲一讲、画一画等方法。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以前学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例如;学习“肚”字用土加上月字旁变成“肚”。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

减一减: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例如:学习“去”就是丢掉了一笔就变成去,家没了房盖就成了去。把学的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也多了。

换一换:就是调换偏旁的比较法来辨别。如:教“弟—第—递—梯—剃—涕”时,我就用活。

教学生字有很多种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分小组学习生字。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让学生成为了一种乐趣。

三、开拓识字渠道,让学生乐学

生活处处皆有汉字的身影,开拓识字渠道,旨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到五彩缤纷的广阔天地中去认字,培养其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1.阅读识字

(1)书报阅读。在低年级,我们主要采用“主题阅读”识字。在学习了有关主题的课文后,教师经常选配2-3篇与主题相关的同步课外阅读篇目,这样生字新词的重复出现率特别高,生字新词出现的情境也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从而使学生的识字更加生动、更富情趣、更具实效。

(2)多媒体阅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录音、电视、电影、VCD碟片充斥着学生的生活。这些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给学生提供可感的形象,能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深受学生的喜爱。

2.活动识字

活动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里、社区里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春游、秋游、运动会、六一游园、古诗词诵读等等,这些都是引导学生主动识字的好时机。

(1)主题活动。如围绕“春游”这个主题,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绿色食品,田野里的各种庄稼、野草、野花,搜集、交流、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等活动。

(2)交往活动。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都与他人交往着,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也蕴含着诸多的识字机会,如对方的称呼、姓名等。

3.环境识字

环境识字旨在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环境,自主识字,养成边学边用的好习惯。

(1)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里吃的蔬菜、零食、饮料,穿的衣裤鞋袜,用的学习用品、家用电器,玩的玩具等等,无一不是识字的好教材。诸如“旺旺”雪饼、“伊利”牛奶、“红蜻蜓”皮鞋、“雕牌”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中的字时,他们是多么兴奋啊!

(2)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横幅、公告栏、宣传橱窗等都是学生认字的好对象。新学期伊始,每位学生对班级中的人与事往往比较关注。班级课程表、任课教师名字、学生座位表等,都可以精心设计后贴在教室里,以便学生随时自主地去猜认、去识记。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则有意识地开辟关于识字的特别阵地,如“识字加油站”、“识字树”等。

(3)社会环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引導学生在社区环境中,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如购物、买药、逛街、旅游时,学会认广告、药品、商品、路名、店名等。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增强他们在各种场合学汉字、用汉字的意识。

我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增加他们的识字量和词汇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在学习中让他们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新课程标准解读》

[3]《小学语文研究》

[4]《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猜你喜欢
乐学兴趣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苦读”还是“乐学”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