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快乐教学

2018-08-23 11:13张树平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平等快乐和谐

张树平

摘要: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家,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道德与法治》值得我们共同探索和实践。更新教育理念,潜心研究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正实现在愉快的学习中进步、成长,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和素质。

关键词:快乐;激励;民主;平等;和谐

“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近年来,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见诸报刊。现在我也就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所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快乐”教学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这是法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須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编几个。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的“快乐”的素材,但需要我们不辞辛劳,细心积累,最好是随身携带素材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有用素材。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2、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法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3、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快乐”的小品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4、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习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

四、“快乐”教学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

1、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

2、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

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副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总之,挖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能在乐中教,生能在乐初中,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前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国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猜你喜欢
平等快乐和谐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