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山蜡梅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8-08-31 09:09张晓芹蓝艳黄晓燕陈礼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5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张晓芹 蓝艳 黄晓燕 陈礼平

[摘要] 目的 探索和发现山蜡梅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和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1996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CNKI中已发表的山蜡梅相关文献,运用Excel、SPSS进行计量描述,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 结果 2005~2016年为山蜡梅研究的快速发展期;山蜡梅文献发表最多的作者为刘忠达,机构为丽水市中医院;研究热点为山蜡梅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研究趋势为化学成分研究、畲药相关研究、资源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结论 对山蜡梅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分析可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山蜡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科学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5(c)-0139-04

Analysis on the hot topic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Chimonanthus nitens based on mapping of science

ZHANG Xiaoqin LAN Yan HUANG Xiaoyan CHEN Lip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Lishu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uncover the hot topic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Chimonanthus nitens. Methods The related articles about Chimonanthus nitens published in CNKI from January 1, 1996 to September 30, 2017 were retrieved. Excel and SPSS were used for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the CiteSpace was used to draw the knowledge maping and take co-occurrence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of key words. Results The time from 2005 to 2016 was the fast development period of researches about Chimonanthus nitens. The author, Liu Zhongda, had posted the most papers about Chimonanthus nitens and the organization that published the most articles was Lishu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hot topic was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himonanthus nitens. Research trends were the research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traditional She Medicin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Conclusion Analysis on the hot topics and tendency of Chimonanthus nitens will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 Chimonanthus nitens; Developing trend; Hot topics; Mapping of science

山蠟梅又名食凉茶,是畲族习用药材,为蜡梅科植物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或浙江蜡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 M.C.Liu)的干燥叶,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理气健脾、消导止泻之功效[1]。山蜡梅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等化学成分[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脾虚泄泻、盆腔炎等病证[3-4]。近年来,山蜡梅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栽培技术等文献逐渐增多,难以通过文献综述彻底阐明山蜡梅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体现山蜡梅研究中的科学内涵。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的图像,其可视化程度高,能够显示某一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并展示出该领域研究的演进历程[5-6]。本文拟基于该方法,分析近20年山蜡梅研究中的热点及趋势,促进其资源开发及利用。

1 资料与方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与山蜡梅相关的文献。数据收集:在CNKI高级检索中设定检索时间为1996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检索式为:关键词=山蜡梅,or=食凉茶,or=柳叶蜡梅,or=浙江蜡梅。所得文献保存为Excel和Refworks格式。数据分析应用SPSS 20.0及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论文发表量趋势

手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后,统计每年论文发表量,并绘制趋势线,结果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山蜡梅”为关键词的年文献发表量大致经过了两个时期:1996~2005年为山蜡梅研究的“低落期”,年发文量均小于10篇,2005~2016年为山蜡梅研究的快速发展期,年发文量大致呈递增趋势。由于2017年仅统计到9月份,在此不作统计分析。

2.2 文献数量及期刊来源

以发表文献数量从高到低排序,统计出前12位,见表1。刊载山蜡梅文献数量最多的期刊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其次为《中草药》。此外,《中国中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等期刊收载山蜡梅文献均为5篇。

2.3 作者及机构

将发文数量在前15位的作者与机构进行分析,分别见图2及图3。山蜡梅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刘忠达,共有8篇文献,其次为张新凤,共有7篇文献,再次为斯金平,共有6篇文献,其余作者均发表文献5篇。发文最多的机构为丽水市中医院,共发表22篇文献;其次为江西中医学院,共发表15篇文献;再次为黄山学院,共发表文献14篇。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山蜡梅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山蜡梅研究文献中主要研究对象为柳叶蜡梅、蜡梅科、蜡梅属、山蜡梅、食凉茶(食凉茶为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统称)。对山蜡梅主要研究内容为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桉油精为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芦丁、槲皮素为其黄酮类的主要研究指标。对山蜡梅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

2.5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山蜡梅文献研究聚类图谱(图4)。共形成6个聚类,每个色块代表一个聚类,色块范围内的节点都属于该聚类。第一大聚类为0号芦丁,第二大聚类为1号挥发油,第三大聚类为2号蜡梅属,第四大聚类为3号壳寡糖,第五大聚类为4号蜡梅,第六大聚类为5号蜡梅。由聚类信息可知,芦丁、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研究为山蜡梅研究中的热点,山蜡梅科及属的相关研究为次要的研究热点。

2.6 时间线视图分析

图5为以发表年份为X轴、聚类编号为Y轴布局而得到的山蜡梅研究时间线视图。从中可以看出,山蜡梅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2007~2015年,2007年以前大多是对蜡梅属以及蜡梅的研究,2010年以后较多对壳寡糖的研究。

2.7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测度的是含关键词文献被引频次的变化率,在短时间内被广泛关注,往往成为之后的研究热点,从而引导学科发展。“蜡梅科”突现率最高,自1996年开始就一直被人研究。食凉茶和畲药突现时间最晚(2009年)。

3 讨论

3.1 山蜡梅研究热点分析

文献的关键词反映了一篇文献核心内容及重要信息,它可以不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但一定是对该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7-8]。因此,对文章关键词进行分析往往被用来探寻和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统计表明,关键词频次最高的分别为柳叶蜡梅、蜡梅科、蜡梅属、山蜡梅、化学成分、食凉茶、挥发油、畲药、芦丁、槲皮素等。在聚类分析中,聚类排名前三的为芦丁、挥发油和壳寡糖。由此可推断出,目前对山蜡梅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通过文献具体分析可知,对山蜡梅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其化学成分的分离及鉴定研究,例如欧阳婷等[9]发现浙江蜡梅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4-桉叶素,(Z)-2,6,10-三甲基-1,5,9-十一烯,1,1-二甲基-3,4-二异丙烯基-环己烷等。其次为对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例如王伟影等[10]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食凉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桉油精占有较大比例,认为可将桉油精作为食凉茶的指标性成分进行检测。再次为“一测多评”方法的建立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例如王伟影等[11]基于一测多评法对食凉茶中黄酮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食凉茶的最佳采收期为7~8月。虽然对山蜡梅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较多,然而目前并未能完全解析其所有指标性成分,仅仅确定了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为其主要物质基础。因此,山蜡梅中化学成分的研究依然是目前乃至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

3.2 山蜡梅研究发展趋势

3.2.1 畲药的研究开发 关键词突现分析中,畲药是距离当前年代最近的突现词,且属于最大的聚类。说明近些年来,学者们开始从柳叶蜡梅这一研究对象转化为向畲药大方向研究,化学成分依然是最大的研究趋势。通过对山蜡梅的研究和推广,有望带动整个畲药的研究氛围,为我国民族药的研究及推广奠定基础。

3.2.2 资源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在关键词频次分析中,除了常见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检测技术等名词以外,出现最多的为蜡梅科、蜡梅属、遗传多样性等词汇。据此推测,随着山蜡梅研究的深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其市场应用将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资源有限和资源保护问题。为了保证山蜡梅的可持续利用,对山蜡梅进行资源调查,摸清山蜡梅资源的存在现状是首要问题,周军挺等[12]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另外,对山蜡梅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探讨山蜡梅居群间及居群内遗传分化系数,明确适合进一步繁育和需要重点保护的居群,对于山蜡梅的有效开发利用亦具有重要意义。

山蜡梅为我国宝贵的畲药资源,目前对山蜡梅乃至对畲药的研究均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13-15],学者们的研究对于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现代分析技術对山蜡梅或者其他畲药的研究热点、研究不足、研究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学者们掌握其研究动态、制订相应研究计划,可为山蜡梅或其他畲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80.

[2] 舒任庚,李莎莎,胡浩武,等.山蜡梅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34-1135.

[3] 温慧萍,雷伟敏,吴宇锋,等.柳叶蜡梅对脂肪乳剂致食积证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5):82-84.

[4] 李诗国,李武峰.山腊梅叶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8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6):415.

[5] Chen C.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 [J]. Proc Natl Acad Sei,2004,101 Suppl 1:5303-5310.

[6] Chen C. 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J]. JASIST,2006,57(3):359-377.

[7] Chen C,Dubin R,Kim MC. Orphan drugs and rare diseases:a scientometric review(2000-2014)[J]. Expert Opinion on Orphan Drugs,2014,2(7):709-724.

[8] Boyack KW,Klavans R. Co-citation analysis,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d direct citation:which citation approach represents the research front most accurately? [J]. JASIST,2010,61(12):2389-2404.

[9] 欧阳婷,麦曦.浙江蜡梅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中药材,2010,33(3):385-387.

[10] 王伟影,毛菊华,余华丽,等.GC法测定柳叶蜡梅中桉油精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5,18(1):154-155.

[11] 王伟影,毛菊华,王发英,等.基于一测多评法研究畲药食凉茶黄酮类物质动态变化规律[J].中草药,2017,48(12):2532-2537.

[12] 周军挺,鄢连和.畲族特有药材食凉茶的资源分布及利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8):107-108.

[13] 刘忠达,袁宙新,张尊敬,等.柳叶蜡梅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420-2422.

[14] 汤森,胡建军,刘多,等.山腊梅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炎症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6-28.

[15] 梁現蕊,肖钦钦.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用于柳叶蜡梅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5,43(5):567-572.

[16] 贺建云,王斌,杨天鸣.食凉茶中挥发油成分分析[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27(4):85-88.

(收稿日期:2017-12-05 本文编辑:张瑜杰)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中国电子档案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