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以载道,艺以咏志

2018-09-05 02:26魏东WeiDong
当代美术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纤夫美术学院足迹

魏东 Wei Dong

1白德松凉山的山布面丙烯水墨300cm×150cm2015

纤夫的足迹

——白德松2018画展

2018年6月12—26日

策展人:王林

展览执行人:魏东、徐亮、

黄山、刘光华、王明虎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四川美术学院

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纤夫的足迹——白德松2018年画展》情况?

魏东(以下简称“魏”):《纤夫的足迹——白德松2018年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重庆市美术家协会承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四川美术学院协办。展览于6月12日下午在位于解放碑的重庆美术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这个展览是白德松教授的首个公开大型个展,从前期策划开始历时一年多,展出了白德松教授近60年艺术生涯中创作的90余件精品力作,涵括了工笔重彩人物画、写意花鸟画及部分连环画作品。白老师自己非常重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第一次面向社会集中公开展出,全部是他一件件反复挑选出来,并亲自从龙泉驿运送到重庆美术馆的。作品高度呈现了白老师不同时期多元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创作主题。展览在重庆结束后,还将于8月2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当:能否请您谈谈此次展览的策划或执行理念?

魏:白老师1954年考入西南美专附中,后毕业留校任教。20世纪90年代曾经担任过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助理和中国画系的首任系主任,他以高昂的热情和艺术使命感数十年奉献美术高等教育事业,投入到四川美院中国画学科建设之中,在教学和创作方面两相兼顾,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四川美院中国画系当代教学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杰出的中国画家,其连环画作品《红岩》《西双版纳的故事》《山月不知心里事》等多次获得全国美展优秀奖;《冯将军歌》《魏晋文人系列》等,在美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白老师于1998年退休后返回故里龙泉驿,拒绝世俗尘嚣,蛰伏20年潜心作画,创作了一大批蕴含中国文化精神、哲理和智慧主题的布本工笔重彩作品,迎来又一个新的创作高潮,令人为之称道。他1938年6月12日出生于成都洛带镇,在他的80诞辰之际,由中国美协和重庆美协为他举办这个个人画展,无疑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展览不仅是对白德松先生80年艺术人生的展示与回顾、总结与弘扬,更是对白德松先生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贡献的充分肯定,对进一步繁荣重庆的文艺创作、文化事业发展以及重庆文化形象的提升都将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2白德松云南的云布面丙烯水墨300cm×150cm2013

3白德松静观之三

4白德松静观之五

当: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在此次展览执行过程中主要负责的领域?

魏:这个展览由我和重庆市美协的徐亮副主席以及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黄山教授共同担任展览执行人,我们三位也都是白先生当年在川美执教时的前后届弟子,也使得这个展览显得格外有意义。

当:在此次展览执行的过程中,是否有让您印象深刻、或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

魏:作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白德松先生从事美术艺术教育三十五载,桃李满天下。开幕式当天也是白先生的80寿辰,现场不但有重庆市的老领导,重庆市文联、重庆市美协以及四川美术学院的领导们,还有重庆国画界的诸位前辈,包括由于身体原因平时几乎不参加公开活动的张方震、夏培耀等20多位四川美院离退休老教授,以及近百位从海外、全国各地赶来的白老师在川美执教的历届弟子,几代师生见面,嘘寒问暖,其乐融融,场面非常盛大,体现出白老师高尚的师德和川美尊师重教的好学统。最令我感动的是,白老师当年的任课教师,百岁高龄的川美老教授刘国枢,因身体原因不能到现场,还托子女带来他的亲笔贺信。此外,白老师在开幕式致辞中豪迈地提出,还要拿出新作品争取在90岁时再举办一个个展,白老师那种老骥伏枥、笔耕不辍的艺术状态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的执着追求无不令到场的青年学子深为折服与膜拜。

5白德松魏晋文人之六- 归去来兮布面丙烯水墨320cm×150cm2014

当:能否请您从展览执行者的角度,谈谈您对展览主题“纤夫的足迹”的理解?

魏:当初为筹办这个展览,我去龙泉驿拜访白老师,谈到这个展览的主题时,他说当年在川美附中念书期间曾读过一篇描写纤夫的作品,其中的句子直至今日都能背诵,“我看见拉纤的人,他们总是埋着头躬着腰,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朝着目的地走去。他们从不好高骛远,也不想一步登天,积累了这许多一步,就走过了千里路程。”这段至今不知出处的文字不但激励了他一辈子,也瞬间感动了我。我想那种低着头、弯着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的纤夫形象,不正是在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矢志不渝追求的白老师的象征吗?于是我们共同商定,把这个展览的名称定为“纤夫的足迹”。

猜你喜欢
纤夫美术学院足迹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纤夫号子
红色足迹
丰子恺送画
中国足迹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
暮秋,想起嘉陵江的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