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及思考

2018-09-10 15:34张秋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应用型本科院校现状

张秋云

【摘 要】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力军是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这类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对教务管理人员的重视度及能力培养方面却并没有相应的提高,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落差感及迷茫感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转变及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6-0245-0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学活动是高校正常运转的核心,而教务管理人员又直接组织和管理着学校的教学活动,对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务管理人员应该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水平,进而促进学校教学活动稳健地进行。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缺少进修机会

教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教育学、管理学及档案学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聘请教务管理人员时,在专业方面的限制较小,聘请的教务管理人员很少有符合相关专业的。当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多为本科毕业生。他们刚接手工作时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平时也没有系统地接受管理学、教育学方面基本理论的培训,教务管理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对工作的了解完全靠平时的摸索及向老员工请教。随着网络办公化的推行,教务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水平来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未针对该问题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而教务日常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繁多,很少有机会去参加讲座及各种教学培训活动。专业素质不高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工作一知半解,一方面忙于日常工作及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另外一方面要在工作之余花很长时间了解工作性质、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更没有精力去应对专业技能的提升。

1.2 教务管理人员工作难度高,责任重

教务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教务服务质量能够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风环境与提高社会影响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学校,由于缺少国家财政支持,投资方为节省开支,在人员配备上人少事多。教务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量剧增。“一级设置,二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有时需要身兼数职,大量的工作需在短时间内完成,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教学事故。且教学保障工作涉及面广,因此需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如果没有各方的支持和协助,教务管理工作将很难开展。

1.3 对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不够重视,队伍不稳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相对于专职教师、辅导员等岗位,教务管理人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情况下,教务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福利甚至职业发展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及重视。应用型本科高校很重视教学质量,着力于教师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认为教务管理工作只是在重复地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意识到优质的管理能力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很多科研项目大多是面向教师岗位的,教务管理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机会很少,更不用说作为负责人去主持课题。在此环境下,教务管理人员失去努力的方向及工作目标,对本工作缺乏归属感,演变为转岗、考研、考事业单位、考公务员。教务工作人员大量流失,教务管理人员队伍难以维持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中始终缺少工作经验丰富且资历深的“领头羊”。

学校在出台相关政策中,并没有对教务管理人员制定相应职业发展规划,造成他们没有明确的晋升途径,许多教务管理人员在自身岗位工作了多年之后,或继续待在原来岗位,或平级调动,晋升难,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的另一个因素。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初级职称,极少数中级职称,基本没有高级职称。没有高职称且经验丰富的教务管理者带领,加上缺乏相关专业的培训及与其他院校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经验及职称评定方面,全靠自身在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处处碰壁,走了不少弯路。

2 相应的解决措施

2.1 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务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一方面可以用“走出去”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校可以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到老本科学校或者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投入,多提供教务管理方面的培训,在经费和政策上要保证落实。在网络办公化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组织本校相关计算机专业老师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及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例如,OFFICE办公軟件的深度使用,VB、VFP的代码编写等。让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逐步对自己的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并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应鼓励教务管理人员在闲暇之余,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教务工作的认知能力和管理水平。

2.2 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任务繁杂,工作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如此。面对知识经济及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教务管理人员应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突破和创新,从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不断增多,教务管理工作也逐步朝着网络化办公发展。为了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及效率,可以开发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可供师生、教务管理人员及教务工作涉及各部门交流的平台,及时高效地处理解决教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3 提高对教务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如何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高校甚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来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教务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但都体现在日常的细微问题之上。学校在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时,既要考核当事人工作态度,又要考核工作成效,使结果尽可能地反映教务管理人员的业绩。同时,在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在现有体制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其倾斜,在规定的年限内績效考核优良、工作态度认真努力的经过评审就能晋升到高一级的职务或者享受到高一级的工资待遇。对于学生数较多、教师规模较大的院系,可以根据其工作量参照教师课时补贴及辅导员带学生人数的基数等方法对其工作待遇进行相应的提高,使其感受到付出的努力得到相应的收获。同时加强学校设施设备建设,让教务管理人员在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时无后顾之忧,进而激发其他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并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探索与创新。

学校在激励教师努力开展科研的基础上,要对教务管理方面的科研进行一定的支持,例如让教务管理人员参与“互联网+”方面的科研项目等。这样既提高了教务管理人员的科研水平,又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活动中,教务管理工作是核心,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服务态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能否正常进行。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是保障教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教务管理人员,认识到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甚至是学校运转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激励机制,不断创造机会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其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张佳琛.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9):233-234.

[2]刘晶晶.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23):143-144.

[3]苏永骏.独立学院教务员需要的缺失及满足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9):217-220.

[4]易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缺失原因及对策探析[J].网络财富,2010(12):74,76.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应用型本科院校现状
基于SaaS的教务管理工作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