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韩国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2018-09-10 05:49解植永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韩国高校

[关键词] 汉语国际推广;韩国;高校;汉语教学

[摘 要]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十余年来,韩国大学中文系的数量、中文专业硕士博士点数量以及学习中文的大学生、研究生数量都明显增加了,中文系增加了与中国现代经济、政治、传媒、艺术等有关的文化类课程,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汉语人才。不过,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仍然存在缺少国家层面的监管与设计、师资结构不太合理、教材使用随意混乱、汉语教学观念陈旧、高校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等问题,需要韩国教育当局及汉语教学界认真研究改进。汉语教学积极的改进与积弊的延存背后都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外因。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8)02-0030-10

1. 引言

韩国汉语教学历史悠久,自高丽、朝鲜王朝时代就有了正式的汉语教学。大韩民国成立前后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教学,标志是1946年首尔大学成立中文系,其后韩国外国语大学、成均馆大学等也相继设立了中文系。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起步阶段,七八十年代有了一些发展,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大学汉语教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汉语教学规模和质量有了较大的跃升。自创立至今,韩国现代的汉语教学也经历了70年的历史,70年来,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从零星起步到蓬勃发展,至今形成了设立中文专业的大学众多、汉语研究氛围浓厚、教学与研究成果突出的蔚为大观的局面。

韩国汉语教学的历史,韩容洙(2004)、张敬、伍晨辰(2013)、孟柱亿、张永纬(2016)等有过介绍,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概况与个案,宁稼雨(1998)、???(2004)、杨浩亮(2005)、焦毓梅、于鹏(2010)、丁存越、金建佑(2013)等也作过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情况学界虽然也有一些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多以1992年中韩建交为节点,关注中韩建交给韩国汉语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注意到中韩建交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又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别是2004年中国在韩国首尔设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国家确立了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其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政府也积极促成汉语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即以汉语国际推广为背景,考察“汉推”前后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在规模扩张、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变化,探讨当前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 汉语国际推广前后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发展变化

韩国大学汉语教学既包括中文系开展的专业汉语教学,又包括作为公共通识课的教养汉语教学。中文专业汉语教学规模宏大①,基础深厚,教学方式自由灵活。教养汉语教学普及度较高,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汉语教养课,有的学校设为必修课,有的学校设为选修课。教养汉语教学比专业汉语教学更为灵活多样。韩国大学汉语教学除了以上两大类之外,近年来为培养“商贸 + 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还增加了商务汉语教学。另外,韩国目前共设立了23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也是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有益补充,成为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十余年来,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面分别从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数量、学习中文的大学生数量、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中文硕博点设立等方面比较“汉推”前后汉语教学的变化,并对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作出分析。本文考察的时间范围是从2003—2016年,考察的对象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院校,数据主要来源于韩国教育统计研究中心②。

2.1 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的数量变化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之前的2003年,韩国开设中文系的四年制本科大学共有104所,到2016年开设中文系的大学达到149所,十余年来,开设中文专业的高校数量增加了40多所。根据韩国教育统计研究中心的统计,用图表详细展示14年来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数量的年度变化,见图1。

从上表可以看出,韩国高校中文系的开设数量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至2006年期间增长较快,其后稳步增加,至2015年数量最多,达到152所,2016年减少了3所,计有149所。

韩国大学中文专业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市场需求。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韩国跟中国的经贸文化往来越来越频繁,这就吸引更多的大学开设中文及相关专业,以培养通晓汉语、了解中国的人才。

2.2 中文专业在读本科生数量的变化

根据韩国教育统计研究中心的统计,2003年韩国大学中文专业在读本科生的数量为17590人,至2016年增加到25418人,增加了近8000人,增幅显著。十余年来具体学生数量年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汉推”之后学习中文的本科生数量呈大幅增加的趋势,数量增加反映了十余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韩国人认识到中韩交流日益密切,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与中文、中国有关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所以越来越多的韩国年青人报考中文专业,积极投身到汉语学习与研究中来。

笔者注意到中文专业在读学生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达到27362人,其后两年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整个韩国大学生生源减少,各专业学生数量都有所减少,比如2014年全韩本科生达213万,而2016年下降到208万,减少了5万人。从選择中文的学生在所有本科生中所占比例角度看,最近两三年变化不明显。

2.3 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十余年来,不但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数量大幅增加,而且中文专业开设较早的一些大学也适应市场需求,逐步调整了培养方案,其专业课程设置有了一些变化。下面分别以首尔大学中文系和汉阳大学中文系为例,分别比较“汉推”前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

首尔大学是韩国首屈一指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首尔大学中文系也是现代韩国设立最早的中文系。2003年,首尔大学中文系开设了29门专业课程,其中汉语知识与技能类课程6门,分别是中级汉语Ⅰ、中级汉语Ⅱ、汉语会话作文Ⅰ、汉语会话作文Ⅱ、高级汉语Ⅰ、高级汉语Ⅱ;汉语语言学类课程3门,分别是汉语语言学概论Ⅰ、汉语语言学概论Ⅱ、汉语语法;文学类课程20门,分别是汉文精读Ⅰ、汉文精读Ⅱ、中国历代诗歌精读Ⅰ、中国历代诗歌精读Ⅱ、中国历代散文精读Ⅰ、中国历代散文精读Ⅱ、中国历代小说精读Ⅰ、中国历代小说精读Ⅱ、中国词曲精读、诗经楚辞、中国文学史Ⅰ、中国文学史Ⅱ、中国现代文学论、中国文学概说Ⅰ、中国文学概说Ⅱ、中国现代文学精读Ⅰ、中国现代文学精读Ⅱ、中国文学理论特讲、中国文学特讲、中国戏曲精读。

至2016年,首尔大学中文系专业课程调整为27门,包括5门汉语知识与技能类课程,即中级汉语Ⅰ、中级汉语Ⅱ、汉语会话作文Ⅰ、汉语会话作文Ⅱ、高级汉语;3门汉语语言学理论课程,即汉语语言学概论Ⅰ、汉语语言学概论Ⅱ、汉语语法;15门文学类课程,即汉文精读Ⅰ、汉文精读Ⅱ、中国历代诗歌精读Ⅰ、中国历代诗歌精读Ⅱ、中国历代散文精读Ⅰ、中国历代散文精读Ⅱ、中国历代小说精读Ⅰ、中国历代小说精读Ⅱ、中国词曲精读、诗经楚辞、中国文学史Ⅰ、中国文学史Ⅱ、中国现代文学精读、中国现代文学论、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3门文化类课程,即中国社会文化论特讲、中国演出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现代中国;另外还有1门论文写作指导课,即中国语言文学论文写作。

首尔大学中文系前后期课程设置的变化见表1。

语言类课程包括了汉语类课程及汉语语言理论课程,而凡是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地理等方面的课程本文都归于文化类课程。从上表可以看出,首尔大学中文系的教学重文学、轻语言,语言类课程在前后期所占比例都在30%左右①,而文学类课程比例虽然后期有所下降,但仍超过了一半。后期与前期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文化类课程,2016年度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3门中国文化类课程。另外,后期还增加了1门论文写作指导课,表1归在“其他”类课程中。

汉阳大学也是韩国的一所知名重点大学,属于私立大学,汉阳大学中文系学科实力也较为雄厚,我们分别考察了2005年度和2016年度汉阳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情况。前期2005年中文系的专业课程共有42门,其中汉语知识与技能类18门,即基础汉语练习、初级汉语练习、汉语听力与会话、汉语阅读与写作、汉语作文Ⅰ、汉语作文Ⅱ、初级汉语会话Ⅰ、初级汉语会话Ⅱ、中级汉语Ⅰ、中级汉语Ⅱ、中级汉语会话、高级汉语会话、高级汉语Ⅰ、高级汉语Ⅱ、现代汉语阅读、实务汉语、时事中国语听力练习、汉语交际沟通练习;汉语语言学课程6门,即汉语与汉字、现代汉语语法、汉字理解、中国语言学理解、中国音韵世系、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文学类课程14门,即中国古代文学理解、中国散文理解、中国散文鉴赏、中国近代文学理解、中国诗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鉴赏、中国小说世系、唐宋诗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理解、经书理解、中国小说鉴赏、诗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批评与理解、诸子百家理解;中国文化类课程4门,即中国戏剧与媒体文化、中国民间歌谣与大众文化、中国快速了解、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谈论阅读。

后期2016年中文专业课程有38门,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类12门,即汉语入门、集中汉语练习、汉语作文Ⅰ、汉语作文Ⅱ、实用汉语会话Ⅰ、实用汉语会话Ⅱ、中级汉语Ⅰ、中级汉语Ⅱ、高级汉语练习Ⅰ、高级汉语练习Ⅱ、现代汉语阅读、实务汉语;汉语语言学类8门,即汉字汉文理解、中国语言学选读、现代汉语语法、汉字理解、中国语言学理解、中国音韵世系、韩中语言比较与商标命名、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文学类10门,即中国古代文学理解、中国散文理解、中国近代文学理解、中国小说世系、中国现代文学鉴赏、诸子百家理解、中国古典文献阅读、中国诗歌鉴赏、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文化、唐宋诗歌鉴赏;中国文化类8门,即中国演剧创作实习设计、中国演出艺术与媒体文化、现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国各地商人与商业文化、中国市场营销论、中国文化深入理解、中国都市发展与地域文化理解、中国营销与创业实践。

前后期各类课程的数量及所占百分比见表2。

汉阳大学中文系比较重视语言类的课程,前后期语言类课程所占比例都超过了一半,前后期主要的变化是语言类和文学类课程都有所减少,而增加了文化类的课程,后期文化类课程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与前期相比翻了一番。特别是后期文化类课程中商务类的课程比较多,顯示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倾向。

以上两所大学中文系,虽然文学与语言课程设置各有侧重,但是其共同点都是十余年来增加了与中国有关的经贸、文化、传媒等方面的文化类课程。考察其他高校中文系也有类似变化,比如高丽大学中文系与十几年前相比增加了中国的表演艺术、通过人物看中国文化、现代中国社会理解等3门课程。这种变化反映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中韩交流的密切,韩国大学更加侧重培养既懂汉语,又了解中国,且能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商贸文化活动的人才。

2.4 中文专业硕博点及在读硕士生、博士生的变化

韩国大学除了培养专科、本科层次的汉语人才,还着力培养中文专业的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韩国硕士、博士的培养由研究生院负责实施,一般研究生院开设全日制课程,培养学术型硕士、博士;专门研究生院和特殊研究生院主要提供夜间课程,培养专业型硕士。

2003年韩国中文专业硕士点有63个,博士点有29个,到2016年中文硕士点增加到70个,博士点增加到38个,具体增幅变化如图3所示。

硕士点的数量2010年前或升或降,有反复,而2010年后基本呈上升趋势,到2016年数量达到最高,为70个,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7个。而博士点的数量基本呈年度增加的趋势,增幅比硕士点明显,2003年时仅有29个,到2015年达到43个,增加了14个,只是2016年又减少了5个。

2003年在读硕士生为581名,博士生为205名,至2016年,在读硕士生增长到845名,博士生306名,具体变化过程如图4所示。①

2016年与2003年相比,在读硕士生增加了200多人,博士生增加了100多人,并且我们注意到,在读硕士生数量2014年达到最高,是865人,在读博士生2012年最高,达到328人。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后,在读硕博士生的数量整体上呈稳中上升发展的趋势。

总之,“汉推”十余年来,韩国大学中文系的数量增加了,培养高层次汉语人才的硕士、博士点增加了,学习中文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明显增多了,同时中文系的培养方案也有了调整,开設的课程多了语言类、文化类的课程,以培养通晓汉语、了解中国、能够胜任中韩经贸、文化交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3. 汉语国际推广对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实施,对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孔子学院直接参与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从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落户韩国,到目前国家汉办陆续在韩国开设了23所孔子学院。这23所孔子学院除首尔孔子学院之外,其他全部设立在大学。孔子学院为所在大学开设了各类型汉语课程,有的是提供通识性公共汉语教学,如又石大学孔子学院、东亚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覆盖全校的汉语教养课;有的提供商务汉语教学,如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为所在大学国际商学院开设商务汉语课,保障该校国际商学院相关培养项目的顺利施行;另外还有一些孔子学院直接参与了所在大学中文系的专业汉语教学,比如忠北大学孔子学院、启明大学孔子学院等。孔子学院汉语教学融入大学,为韩国大学普及汉语教育,提升汉语教学质量做出了较大贡献,详见解植永(2017)的介绍。

第二,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中小学进行的汉语推广活动对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产生间接影响。孔子学院一般立足高校,辐射高校周边地区。除了在大学开展汉语教学,孔子学院一般还要在当地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及文化推广活动。而孔子课堂一般就直接设立在中小学,目前韩国共有13所孔子课堂,这些孔子课堂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汉语课程。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习的中小学生,既打下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又了解了中国与中国文化,往往对汉语和中国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好感。几年后这些学生考大学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选择汉语专业,这无疑为大学中文系的招生打下了基础。另外,学生入学后因为中小学阶段汉语学习的基础,往往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汉语课程,近年来韩国大学中文系普遍反映新生汉语基础一级比一级好。

第三,CPIK项目教师志愿者在中小学开展的汉语教学也对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为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为帮助韩国提升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质量,根据中国国家汉办和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达成的协议,自2012年起,中国每年派遣200名左右的教师志愿者赴韩,深入韩国中小学任教,该项目称为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CPIK实施五六年来,千余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进入韩国各地中小学课堂,与当地教师合作,实施“协作汉语教学”,提高了当地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水平,扩大了汉语与中国文化在中小学的影响,同时跟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一样,提升了大学中文专业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第四,孔子学院奖学金为韩国大学生提供了来华留学的机会,帮助大学生提高了汉语水平。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设立奖学金,鼓励学习成绩优异或对汉语和中国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华留学。每年韩国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而来到中国学习,这其中既有中文专业的学生,也有经贸、文化等与中国相关专业的学生。这批大学生通过在中国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往往能大幅提高汉语水平,特别是有些原来学习吃力的学生,留学回国后能够跟上正常的汉语教学,这无疑对韩国大学汉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随着赴韩任教的中国教师的增加,中韩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增多了,中国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也会对韩国大学教师的授课产生积极影响。

4. 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基础较好,汉语教学成绩突出,近年来随着中韩交流的增加及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实施,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在合理性、实用性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

4.1 国家层面缺少监管与设计,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韩国教育当局没有对大学层次的汉语教学进行适当的监控,对各类汉语教学没有提出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对中文专业汉语教学也没有提供基本的教学大纲,汉语教学过程缺少监督,教学评价也缺少规范的测试。

因为教育部对高校汉语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各大学往往自行设定教学目标,自己制定培养方案,各大学的学分要求、开设课程的门类和数目往往差别很大,这使得大学汉语教学显得较为凌乱。又因为国家对汉语教学项目缺少评估,对课堂教学过程缺少监管和督导,汉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在教学测试方面,国家也没有研究组织相对统一的成绩测试,现在各大学中文系基本就拿中国的汉语水平考试作为测查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一般要求通过HSK五级或六级才能毕业。

韩国对大学汉语教学缺少监管的另一个集中表现就是中文专业名称混乱。中文系的名称方面,目前有中语中文科、中国语科、中国学科、中国语言文化学科、中语中国学科、中国语中国学科、观光中国语科等几十种名称。据张敬、伍晨辰(2013)有24种之多,而根据孟柱亿、张永纬(2016),本科大学与汉语有关的专业竟达到130个。混乱的学科名称后面反映的是国家对学科发展缺乏规范与监管,反映了国家对汉语的外语地位和汉语教育的性质还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认识。孟柱亿(2008)曾指出韩国尚未建立科学的属于应用语言学的汉语教育学。

韩国大学汉语教学自由混乱的情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保证汉语教学质量,韩国教育当局应当尽快研究规范学科专业名称,对各类汉语教学进行顶层的设计与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测试大纲等。①

4.2 师资构成、教材编选及教学方法等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师资构成方面。一者韩国高校没有汉语教师资格证制度,汉语教师入职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博士学位几乎就是唯一的一个参考。入职后也没有业务考核与业务培训,教师没有机会接受汉语教学方面的继续教育。二者目前韩国大学中文系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国家,历史上曾长时间借用汉字,继承并发展儒家文化。现代韩国建立以来所设置的中文系,初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识读汉字汉文,能够继承并光大韩国历史与文化的人才,所以早期中文系的教授多是古典文学专业,少数是文字、音韵等古汉语专业,总体上从事文学研究的教授远远多于从事语言研究的教授。近年来,基于培养掌握汉语交际技能的实用型汉语人才的需要,中文系注意吸收语言类的师资,引进了一些汉语语言学专业的博士。不过上个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在韩国获得学位或从中国台湾地区

获得学位的教授仍然是目前中文系师资的主体,他们的专业多是古典文学,所以整体上看韩国中文系的师资构成上文学类教师还是多于语言类教师,比如首尔大学中文系有专任教授10人,语言类教授只有2人;高丽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共有9人,语言类教授仅3人;汉阳大学中文系专业教授7人,语言专业教授也是3人。可以说,语言类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重过低。

韩国大学汉语教师的现状不利于中文学科的发展,不利于汉语人才的培养,韩国教育当局应当尽快研究出台大学汉语教师标准,加强对汉语教师的考核与监督,同时应该督促各大学中文系优化师资专业结构,提高语言类教师或汉语教育类教师在师资中所占比例。

其次,教材编选方面。韩国大学中文系教材使用较为随意混乱。一是教材的使用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因为教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任课教师换了往往教材就换了,这样就缺乏阶梯性和系统性。二是缺乏高质量的适合韩国本土教学的汉语教材。过去,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对使用的教材不太重视,使用的教材或者是教师自选,或者是借用中国出版的教材,偶尔有人编写并出版了韩国版的教材。但是近十余年来,随着对汉语交际技能及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教材的研发中来,目前韩国市场上各类汉语教材或辅导书达几百种。不过虽然目前自编教材或翻译中国的教材数量大大增加了,但是适用于韩国本土的高质量的教材仍然不多,尤为重要的是专业汉语教学教材仍然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系列性。金铉哲(2010)曾指出韩国市场上初级汉语教材多,而中高级汉语教材少;应试性的汉语辅导书多,高质量的汉语教材少。

针对韩国大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一方面各大学中文系要注意教材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韩国汉语教学界应当加强与中国对外汉语教师的交流与协作,中韩合作编写出更多适应韩国国情的高质量的汉语教材。

再次,汉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方面。大学汉语教学界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稍显落后。韩国汉语教学有着久远的历史与传统,到了今天世异时移,过去形成的一些理念已经不合时宜了。有些理念韩国汉语教学界已经更新了,比如由侧重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研究者,转到侧重培养实用型的交际人才。但是有些落后的理念与方法仍然存在,比如相当多的韩国教授上汉语技能课,课堂语言全盘使用母语,教学方法主要是翻译。相当多的人仍然坚定地认为学好外语必须要去目的语国家研修,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去目的语环境下锻炼,这样无形中就忽视了韩国教师应当起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开发本土教师的潜力。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在重视引入原语民外教、鼓励学生去中国留学研修等方面有良好的传统,但是同时不能过分地依赖汉语母语教师或中国实地语境。

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界应当抛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期汉语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自身汉语交际能力较强、教育观念较新的新生代博士加入到大学汉语教师队伍中,韩国大学汉语教学可望呈现新的教育风貌。

总之,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作为教学核心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问题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及各大学加以研究改进。

4.3 韩国各高校间缺乏沟通,与中国高校也缺少教学交流

韩国多是私立大学,各大学中文系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各大学之间针对汉语教学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教学信息不能互通,教学资源不能共享。另外,韩国大学与中国大学之间也缺少交流与合作,以汉语教学为主旨的研讨会举办不多,中韩教师也较少合作编写高水平教材。虽然中韩高校之间经常有交换教师项目,但交换去的中方教师经常是高水平的学者、非一线教学的汉语教师。而韩方一般要求交换教师承担基础的汉语知识课或汉语技能课,这样非专业的师资对其汉语技能教学没有太大帮助。

今后韩国高校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设立汉语教学合作与交流项目,共享教学资源,交换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汉语教学质量。韩国大学与中国大陆高校也要增加交流与合作,注意充分利用优质师资,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利用好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在师资、教材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5. 结语及启示

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十余年来,韩国大学中文系的数量及学习中文的大学生、研究生的数量都明显增加了,中文系的培养方案也有了调整,增加了中国经济、地理、传媒等方面的文化课程,注重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不过,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仍然存在缺少国家层面的监管与设计、师资结构不太合理、教材使用随意混乱、汉语教学观念陈旧、高校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等问题,需要韩国教育当局及汉语教学界认真地总结与改进。

同时,本研究也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汉语国际推广是促进韩国大学汉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中出现了规模扩大、课程改革等变化,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缘于韩国社会对大量的精通汉语、了解中国的高端人才的需求,外因缘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基础上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韩国人学习汉语、关注中国,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以设立孔子学院为标志的积极主动的漢语国际推广战略也进一步促进了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这其中既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交流与碰撞,也有具体的汉语教学活动的帮扶,比如孔子学院在大学开设的各类型汉语课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在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产生间接的影响。

第二,政治、經济、外交等因素影响一国的语言政策、教育理念。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主要跟中国台湾地区交流交往,韩国人学习汉语主要是去台湾攻读中文学位,这批在台湾留学的韩国学者回国后成为中文系的中坚,其从事的教学活动深受台湾学风的影响,比如“重文轻语,厚古薄今”等,时至今日仍然是造成韩国大学中文系师资专业结构不合理、授课方式不科学的重要原因。而进入9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活跃,社会稳定,大批韩国人来到中国大陆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很多优秀人才学成回国,加入到中文教授的行列中,这些人的学养、学风无疑深受中国大陆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活动对韩国大学中文系的师资构成、教学方式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汉字文化圈国家从事汉语教学既有优势,同时也存在教学桎梏。汉字文化圈国家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这对汉语学习来说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汉字汉文基础好,文化认同较易等。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渊源关系,韩国等汉字文化圈国家长期以来把汉语汉字教学作为读经明史的基础,而不把汉语教学看作真正意义上的外语教学,这样就会束缚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也影响实用型汉语人才的培养。韩国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重文轻语”,多古典精读、经书选读类课程,少现代汉语技能与现代汉语理论类课程就是其中的表现。

[参考文献]

丁存越,金建佑 2013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韩国汉语教学[J].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 // Ding Cunyue & Jin Jianyou 2013 Study on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promotion[J]. Chinese Language Globalization Studies (2).

韩容洙 2004 韩国汉语教学概观[J]. 汉语学习(4). // Han Rongzhu 2004 An overview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outh Korea[J].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4).

郝琳琳 2011 泰国北部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及质量控制研究[D].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Hao Linlin 2011 A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 of Northern Thailand[D]. M. A. Thesis of Jinan University.

焦毓梅,于 鹏 2010 韩国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前瞻[J]. 长江学术(3). // Jiao Yumei & Yupeng 2010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outh Korea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J]. Yangtze River Academic (3).

金铉哲 2010 关于韩国的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A]. 载许嘉璐(主编), 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Jin Xuanzhe 2010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outh Korea[A]. In Xu Jialu (ed.),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Teaching[C]. Bei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孟柱亿 2008 韩国汉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 // Meng Zhuyi 2008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its future programs[J].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2).

孟柱亿,张永纬 2016 韩国高校与汉语相关的专业设置现状[A]. 载第六届东亚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九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 Meng Zhuyi & Zhang Yongwei 2016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subjects in universities of South Korea[A].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Postgraduates Forum of Chinese Teaching in East Asia and the 9th Postgraduates Foru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Beijing Area[C].

宁稼雨 1998 关于韩国大学中文系的汉语教学[J]. 固原师专学报(1). // Ning Jiayu 1998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s of South Korean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Guyuan Normal College (1).

解植永 2017 韩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融入大学研究[J]. 华文教学与研究(2). // Xie Zhiyong 2017 A study on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by Confucius Institutes into local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South Korea[J]. TSCOL Studies (2).

杨浩亮 2005 韩国仁济大学的中文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4). // Yang Haoliang 2005 Chinese teaching in Inje University of South Korea[J].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4).

张 敬,伍晨辰 2013 韩国高等教育中的汉语科目设置情况调查报告[J].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 // Zhang Jing & Wu Chenchen 2013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subjects in universities of South Korea[J]. Chinese Language Globalization Studies (2).

宗世海 2010 简论海外华文教学的质量及其控制——以美国和东南亚为例[J]. 华文教学与研究(4). //Zong Shihai 2010 On quality and its control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education and Chinese teaching: Taking American and Southeast Asia as examples[J]. TCSOL Studies (4).

??? 2004 ?? ???? ???? ?? ?? ??[J]. 中国研究(33). // Park Heung Soo 2004 Types of university departments related to Chinese in Korea[J]. China Research (33).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South Korea; universitie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bstract: More than ten years into the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strategy,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at South Korean universities in the number of Chinese departments, Chinese masters and doctors degree programs and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The Chinese departments have put in place additional culture-oriented courses related to modern Chinese economy, politics, media and art to cultivate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talents. But Chinese teaching in Korean universities still suffers from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and design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randomized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 outdated concept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among universities. Korean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the Chinese teaching community need to closely scrutinize these problem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auses leading to the positiv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persistence of its drawbacks.

【責任编辑 苏 政】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韩国高校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