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2018-09-10 01:10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金孝峰
中国商论 2018年13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户改革

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金孝峰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管理体系,逐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自1978年起,我国农村便开始了经济改革,历经四十载的风风雨雨,农村综合改革已经稳步推进,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就现状而言,农村综合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歇,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离不开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1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支持力度偏小

一方面,制度体系支持缺乏。现有的农业制度体系中,政治成分不足,经济因素欠缺,补贴目标模糊,农业的优惠规定散见于政策性文件中。此外,农业政策具有时效性,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会使其发生变化。对于我国农村而言,无论是真实存在的物理环境,还是虚拟无形的经济环境,都因季节天气、市场需求等因素瞬息万变,加之近几年农村综合改革越发成熟,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原本协调的农业政策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步调。另一方面,财政补贴力度较低。在我国,农业财政补贴来源于两部分,分别是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其具体占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协商。尽管相比以前,我国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已改善良多,如为提高渔业补贴合理性,将渔业成品油价格补贴与渔船动力、柴油价格挂钩。但在实际执行中,中央财政资金层层拨款,难以落实到位;地方财政资金总量受限,补贴力度不足。

1.2 经营主体分散落后

近几年,虽然农村综合改革一直提倡集体经济,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农村发展仍以分散经营为主,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自古以来,我国农业便是小本经营、分散经营,尽管后来实行集体经济改革,倡导农户联合以适应日益庞大的需求市场。但大多数农户受限于自身落后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陌生惧怕,不愿改变传统的摆摊、叫卖等销售方式,仍孤身作战独自经营,这种小农户的经营主体布局,难以适应农业市场的科技进步和规模增长,使农业经济发展受阻。我国集体经济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已变得日益成熟,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如产权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治理体系不科学,组织化程度偏低,集体经济组织形同虚设。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电商、微商等新型商业体崛起,对传统销售方式造成严重抨击,不少农户开始网上经营,但仍有部分农户进行线下销售,且农户与销售平台的合作缺乏专业性,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存在难题。

1.3 生产方式风险居高

当前,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我国存在着生产方式风险居高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农村传统产业。在我国,诸如小麦、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业,有着靠天吃饭的特征,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作物生长,突然的害虫入侵将使其成果毁于一旦,这种不可抗力对传统农业的影响无法预测,其自然风险相当之高。同时,由于农户倾向跟风种植,将资金投于行情好的农业项目,但经济市场瞬息万变,种植时的高价在收割时可能跌入谷底,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产品不易储存,低价销售、产品废弃等现象屡见不鲜。第二是农村新型产业。随着农村资源的逐步开发,以及绿色理念的深入普及,健康养老、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型产业崛起,空闲农房、空闲住宅等闲置资源被合理利用,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但这样的创新并非普遍,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还未开发,闲置房屋比比皆是,农村新型产业尚未盛行,且受季节、天气、旅游等因素影响,新型产业还潜伏着巨大风险。

1.4 政府引导作用欠缺

在农村的综合改革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改革的进度及成效,但部分政府未能切实担当引领者,对农村综合改革的引导作用缺失。首先,发展规划不完善。农村综合改革需要以发展规划为指引,且不同的农村,其规划应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部分政府在制定农村发展规划时,未开展实地调研,对农村的地貌、资源、农户等不甚了解,所制定的发展规划便缺失了必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无法为改革的实施提供指导。其次,人力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地理的偏僻、农业体力的侧重,现有农业工作者在知识层面、劳动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略显不足,无法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加之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电商运营、财务管理、组织运行举步维艰,难以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最后,示范功能弱化。改革创新的成功之道,莫过于先行试点再加以推广,以先进典范带动整体改革。但并非所有的农村都能成为华西村,部分农村在实行试点改革时,由于改革方案一成不变、基层群众反对改革等诸多原因,试点并未发挥示范功能,有时反而打击改革者和农户的自信心,其引导作用适得其反。

2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措施

2.1 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支持力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体系是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是组织运营的行为约束。因此,必须完善农业制度体系,提高政府支持力度,为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化奠定夯实基础。第一,健全农业制度体系。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农业发展制度,明确农业补贴目标,完善惠农相关规定,提高农业制度的政治层面。在制定政策时,政府还需考虑市场经济环境,依据市场需求、物价水平、产品前景等经济因素,科学编制惠农规定,以提高制度的合理性和实践性。此外,农业政策不应一成不变,当农村改革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当据此做出相应变动,以确保农业政策的时效性和协调性。第二,提高财政补贴力度。在下拨中央财政资金时,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层层追踪资金划拨进度,实时监控资金使用情况,以确保中央财政资金落实到位。而地方财政资金的分配,应当考虑各农村的经济水平、地域特征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给予贫困地区更大的财政支持,促进农村整体均衡发展。

2.2 加强专业合作,助推集体经济

为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应当加强专业合作,建立集体经济,以此缓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首先,加大集体经济改革宣传力度,诠释独自经营的劣势以及联合经营的优势,培养农户的风险意识和合作意识,以思想先进农户为改革突破点,先联合他们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发挥榜样带头效应,再逐渐吸纳其他小农户加入组织,从而达到联合小农户应对大市场挑战的目标。其次,实行公司化、集团化管理,完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明确各组织成员产权义务,健全运行机制和治理体系,规范财务管理和监督控制,将集体经济的财务、营运透明化,使其受到严格的外部监督,不断提高集体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最后,在面对线上销售的抨击时,农户应主动学习网络操作,利用电商、微商等销售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综合运营模式,加强组织内农户以及农户与销售平台的合作,进而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

2.3 发展新型产业,创新生产方式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成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可行之道,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新型农业,都是生产方式的创新对象。一方面,加强传统农业风险防范。为了防范自然风险,农户应时刻关注当地天气预报,提前做好暴雨、狂风、海啸等灾害的应对措施,并加强雨棚、栅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同时,农户不能盲目跟风,要看重农产品的前景而非现状,否则供大于求,农产品便难以销售。此外,加强农户与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金融机构对传统农业的支持力度,以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产业。政府应当提倡新型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地区,将闲置资源加以善用,以出租、合作等方式,发展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产业,不断创新农村生产方式,使农业经济向更多元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

2.4 制定发展规划,发挥引导作用

第一,完善发展规划。政府制定的农村发展规划,应当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原则,与全市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宜,且必须在实地调研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村发展规划,以保证其具备充分的可行性,进而为农村的综合改革提供指引。第二,开发人力资源。通过培训工程、职业教育等措施,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知识层面和劳动技能,使新技术、新方法能在农业中得以运用,并以选调生、村官等形式,引进高层次农业人才、管理人才,不断增强我国农村的人才队伍。第三,强化示范功能。为了强化试点的示范功能,先行试点的对象至关重要,政府在选择时要尤其谨慎,应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后作出抉择,试点的对象以经济水平、地理区域、发展前景等因素作为考量,树立一些先进典范,使其发挥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地推动整个农业的综合改革。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得,如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本文从政策支持、经营主体、生产方式、政府引导四个方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化农业管理体系,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基于笔者理论与实践的限制,所探讨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为相关组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唐善茂,黄紫薇.“互联网+”对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路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4).

[2] 李保芹.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经济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17(11).

[3] 李百清,赵春辉,于海峰.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J].南方农机,2016(7).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农户改革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改革之路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