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工作

2018-09-10 07:22段小英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策略运用图形与几何小学数学

段小英

【摘 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中,用来培养学生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图形逻辑思维,对小学生思维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多用几何图示为学生展示图形与几何的奥妙,直观展现图形与几何的特点,体现数学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做好学生数学思维成型初期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图例展示 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24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锻炼小学生图形、空间、想象思维。在教学的强调下,学生看见众多几何图形时,脑海中有清晰的图形概念,看见的是各种图形,而不是乱糟糟的一团线。学生在研究图形与几何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以及排列关系等,充分调动了他们在数学中学习的脑筋,奠定了学习数学的思维基础。本文针对教师如何做好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安排、应该设计何种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几何图形图例展示

图形与几何和线条空间有关,空间上的内容仅仅依靠教师口述不可能说得清楚,必须要结合图形实例,才能展示清楚各个图形之间线条的空间关系,为学生未来面对更加复杂的空间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图例展示是小学数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因为它直观、清晰、简单,符合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方便学生有效理解。每个知识都有与之相关联的图例,教师做好图形与几何的图例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图例展示是学生形成图形概念的途径,比如学生在没有学习多边形概念的时候,对图形的认识只有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从生活中学到的概念。所以说学生不认识特别的图形,连最基本的图形概念都缺乏。几何图形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分类,从规则图形到不规则图形,从平面到曲面,每种几何图形都有它的特有规律。这些规律,在图例展示中可以清楚了解,学生自己巩固掌握这些知识也不难。

教师展示几何图形不仅是为了向学生展示这些图像的特点,更是为了展示学好图形与几何的思维和方法。学生要学会将图例纳入他们日常学习中,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内容,设计多种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的学习途徑,引起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特定的图例展示,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因为教师按照图例教学时,很多做过预习的学生,熟悉教师教学中的内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图例理解得很轻松。教师就借用这个机会,一方面促进学生加强预习,另一方面做好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双管齐下,做好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工作。

二、学习思维策略引导

图形与几何教学可以锻炼学生思维,是与思维有关的教学,那么必定存在思维策略。图形与几何主要以空间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辅。这三种思维都是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时,需要具备的思维。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这几种思维进行“善诱”。要想学生学得好,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感受必须要好。策略引导是教师选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更快,效果更明显。正确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学中符合学生思维、心理、能力等各方面需求。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可以轻易接受,也要能够轻易吸收,转化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方法。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思维理解能力,一部分是来自教师教学时对学生的思维影响,另一部分是来自学生自己在知识总结中形成的自身思维。从学生思维的来源来看,教师既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数学教学课堂,又要多做引导学生熟悉图形与几何的工作。两部分思维发展的着力点都落在了学生身上,所以教师必须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以引领学生思维作为教学方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分析,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学生思维既然是由两部分构成,那么这两部分的思维也有着不一样的作用。教师思维可用于学生快速带入图形与几何的思维模块,适用于常规解题法。学生思维属于学生,灵活性更强,用于解决难题、调动解题新思路有良好效果。常规学习结合创新学习,发展坚实并且有创新化的小学数学思维学习,有效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

三、总结学习运用的经验

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反省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他们的学习习惯进行严格要求,在最初学习的时候,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经验可以不断用来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将一个题算错,把正方形的概念套用到长方形上去了,学生在经过总结之后,很少会再次发生这种状况。数字运算常常和图形与几何联系在一起考察,学生面对这种综合性问题,难免常出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对错误的知识进行总结,避免下一次再发生同样的错误。除了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总结,总结日常学习方法也很有必要。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常用看教材和做题练习两种方法。如果学生在学习图形的时候,觉得自己用看书的方法,学习效率更高,那么教师可以向学生给出“他可以多看书学习”的意见,然后这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结合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教学时和自己独立自主学习时,是两种状态。

有的学生在教师教学时,知识吸收快,运用能力强,但是当他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的时候差了很大一截。这是因为学习和实际运用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同样引起了学生学习时的心理落差。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好,但是轮到自己自主学习时,却没有想象中的优异表现。这种落差难免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问题,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意识不到位。学生在教师教学下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出现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做好了总结,并在教学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就将这些问题成功解决。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还不具有强大的总结问题能力,所以自主钻研问题的深度不足,效果限制地较多。教师利用总结学习运用经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总结学习的方法。学生要不断总结学习经验,调整学习方式,避免容易出现问题的思考方式,选择有效学习方法,在总结过程中不断打磨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在学习中得到成长。

四、结束语

图形与几何教学工作主要是从学生入手,以建立教学中学生主体为中心。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意识多方面,教师将学生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引导。图例示范能让学生快速认识几何图形,建立固有的问题思考方式;思维快速引导可以让学生思维正确发展,灵活多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避免学生走错路、走弯路,意识到位,多种方法都可提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策略运用图形与几何小学数学
国内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合理性分析
紧扣案例特点,开展有效教学
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运用的冷思考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