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2018-09-10 07:22伍娟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中职语文策略分析

伍娟

【摘 要】朗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单位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善于利用朗读教学的优势,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语文 朗读教学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70

一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都是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教学目标。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很多中职学校都加大对学生职业技术方面的训练和学习,过分强调专业课的学习,从而忽视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因此,部分语文老师也不再有以前教学的激情,语文教学也逐渐变得敷衍。在这种教学引导下,使得学生也不重视对语文等文化课的学习,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实际上,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职场面试等场合脱颖而出。因此,学校和老师要改变上述错误认识,改变现在语文的教学现状,运用科学有效的朗读教学手段,再结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朗读教学。

一、朗读教学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的涵义

朗读作为语文阅读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以发声为形式来进行文本学习和理解的。而朗读教学就是在日常是语文教学中,老师用带有感情的语调进行文章朗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感官、大脑协调配合,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文学的魅力,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朗读教学的历史十分久远,很多教育专家也在时刻强调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朗读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说如果没有朗读,那么中职的语文教学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很重要,而朗读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也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培养了语感。

2.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老师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牵引学生的思绪,将书面上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文字”,从听觉上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或者课外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大意和思想。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亲自进行文章的朗诵,让他们的眼、口、手、脑共同工作起来,多种感官进行理解。

3.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积累知识。

老师在进行朗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情感传递的过程,有声有色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加深学生对文章词句、段落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积累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

二、朗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

良好的范读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朗读教学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僻字以及纠正一些学生在诵读时错误的发音。因此,老师要在朗读时保证自己的字、词发音准确,控制好自己的语速。在范读前,还要先看一遍课文,对文章作品有个大概理解,从而知道该如何控制语感,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老师还要把握情感投入的时机和程度,使其最大程度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另外老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的水平能影响范读的效果。

(二)先创设情境再进行朗读

在日常的中职语文朗读教学中,老师要巧设情境,创设朗读情境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味,让学生愿读、乐读。老师可以根据文章作品的类型和情感,在范读时放一些适合朗读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细细品味、体会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现在信息科技十分发达,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收集一些图片、音频为学生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达到与文章情感共鸣的境界,以提高课堂朗读教学效率。

(三)给学生传授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朗读。老师在日常授课中,不能只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习得知识的方法。在朗读教学中,老师还要有意识的教给学生一些文章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可以自主去读,通过自己的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文章中的人物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其次,老师要注意学生朗读时的发音、语调、情感。学生在刚开始朗读的时候,语调和情感很容易把握不准,字词的發音也容易出错,很多学生都对朗读产生畏难情绪,老师要在一旁激励他们,帮他们消除这种畏难情绪,还要耐心的帮他们一一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最终达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语气有感染力等要求,并把文章中包含的感情全部都挖掘出来。另外,班级里还会有一些学生总跃跃欲试,但是却又害怕发声,害怕在朗读时出错,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和指责。老师遇到这种学生时要多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失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勇敢踏出第一步。

(四)丰富朗读形式,动员学生参加

老师还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比如齐读,单个学生读,分角色朗读,朗读竞赛等形式,动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对朗读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针对一些人物角色比较鲜明、数量多的文章时,老师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朗读方式。在上课前,先把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定下来,让被选中的学生在课下事先对文章进行朗读理解,挖掘、参透文章中角色的情感和性格,进行课前彩排,争取把文章作品中的人物演得活灵活现,老师还要在一旁引导,帮他们更好的进入角色,展现更好的朗读表演效果。分角色朗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其他学生也想尝试一下。再比如老师可以找一些阅读材料举办一个阅读竞赛,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材料进行独特性的理解,创新性的朗读,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老师还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准确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和做得好的地方,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差异,评价要具有激励性、向上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中职生理解其他学科,学好技术知识的基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给学生做好朗读榜样,通过选择科学、有效并且合适的训练方法,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中职语文策略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