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8-09-10 07:22段发丽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中数学

段发丽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学生作为今后我国发展的主体和推动者,对其思维方式进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不单单只是应付考试,而是要通过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从而激发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71

数学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主要的科目,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学生能否养成好的思维能力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就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题,一同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提高维的能力。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阶段,应重点抓住基础思维品质的发展,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为更高一级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数学作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早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思维能力、思维深刻性以及思维灵活性四个方面来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一、当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尽管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在强调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真正做到和重视的老师却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授工作的时候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过度追求新奇的教学方式而忽视部分学生的基础问题;为了赶进度而选择过快的讲课方式;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透彻,导致在授课中出现意外的卡壳;为了给同学们介绍全面的知识而忽视了对重点的知识点的强调;不断进行不同题型的训练,过分强调一题多解的重要性,忽视了归纳和总结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掌握极不扎实,学生的独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在初中的所有学科和课程中,数学是最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且开始转变授课方式,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严谨并且活跃的思维能力不仅在学生时代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对今后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是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时代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全面发展都大有益处,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归纳、分析、观察、实践等几个方面,数学教师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

三、培养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数学思维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编者的指导思想。而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来说,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便是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传统数学课堂往往侧重于传达理论知识,而选择采用“教师为主体,学生为陪衬”的单一传授的教学方法。然而这种“填鸭式”的课堂通常会降低学生的参与性,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制约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模式下,我国的广大中学生往往缺乏了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一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近几年来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的感受到抽象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理解数学当中的抽象概念。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重点是学,这就暗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学生改变以往“单纯受教”的观念,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可以采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发地探索一些知识难点和细节,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善于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奠定初中生能动学习“基调”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兴趣才能使得学生具备学习的动力。相对而言,数学的学习还相对枯燥。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得到增强,需要对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行全面性的激发。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显示。教学情感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中,教师应当全面的结合课程设计体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或者是故事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慢慢的渗透化学知识,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五)引导探究,优化思维培养体系

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对其整体的实践性进行全面的探索。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需要数学课程的整体变化规律对课堂体系结构进行层次性的优化。教师也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性的学习。尤其是在数学思维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其与理论课程进行结合。很多数学课堂设计是将思维引导单独作为一个课程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从而使得整体的化学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四、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多方面综合运用的结果。而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化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重点学科之一的数学学科的课堂氛围绝不應该是死气沉沉的,而应该是具有吸引力的。若想让学生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渴望和热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便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辅导下逐步学会如何思考数学问题以及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之后才会加强。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数学教育进行“再教育”绝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更懂得审时度势和随机应变从而顺应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合格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研讨无论在现在还是在未来依旧值得不断加深。

参考文献

[1]卞童童.初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苑教育,2017,(16):15.

[2]李会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6):2.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