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8-09-10 07:22赵长茂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赵长茂

【摘 要】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物的兴趣表明了这个人对于这件事物的喜爱,同时也表明了这个人愿意在这一件事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都放在对于数学的学习上。

【关键词】培养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85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拥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生对于数学拥有了兴趣才会认真的学习数学,才会取得优良的成绩。想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感到有趣、感到好玩,让学生在数学这门课中找到自信心。

一、兴趣的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兴趣这一个词语随处可见,兴趣这个词语也是我们生活当中运用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当一个人在做事时,只会做他感兴趣的事,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对数学产生兴趣能够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并且在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那么,兴趣到底是什么呢?兴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呢?兴趣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兴趣就是人对于某一个事物或者是某一个活动而带有积极的、向上的感情表现。当一个人想要去认识某一个事物,想要去了解某一个事物,并且因为这一个事物而想要去做一些事,在这些过程中感到满足和快乐,那么他对于这一个事物就产生了兴趣。但是,兴趣又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无意义的概念。根据兴趣在生活中的表现与指向,我们可以把兴趣分成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在人直接的面对事物或活动时,由事物或活动本身而引起的人对于这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但是直接兴趣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是它维持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不能够长时间的存在,而直接兴趣的好处就是它能够让人快速的对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间接兴趣是指由一个活动目的、活动的任务或者是活动完成后所产生的结果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的好处就是它所持续的时间是比较长,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影响人的行为,并且让人在这段时间中保持着高度的自觉与积极性。间接兴趣的坏处就是不能够快速的让人对于事物或者是活动产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通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在成功中找到快乐,并且在数学中获得自信心,从而对数学产生喜欢。例如:在有关“整数加法的简便运算”一節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在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时“整数加法的简便运算”的做题与教学的方法后,让学生完成一道简单的整体加法运算题。在这一位学生完成解答后,让其他的学生对其答题的成效进行评价,当这位学生完成得好时,对其进行一个好的评价,当这位学生完成得不好时,也要对其进行一个鼓励,让其继续努力,争取在下一次时不要再出现错误了。在这一个讲解、评价、鼓励的过程中,让学生慢慢的对数学产生兴趣,慢慢的在数学上找到快乐,慢慢的在数学上取得进步,慢慢的在数学上找到自信心。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一句鼓励可以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多多的进行鼓励,让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

(二)通过改变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同时小学数学的概念也是比较抽象的,有些许多的知识不能直接的进行理解,要绕一下才能理解,由此就会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显得枯燥、单调、无味。学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于数学知识可能会产生一时的兴趣,但是这个兴趣并不会显得太长久。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变得长长久久,既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由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还要让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数学在生活当中的运用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心底里喜欢上数学,从而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变得稳定而长久。

(三)通过增加教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想让学生对于数学产生兴趣,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名教师对于自己所要教学的内容要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自身的修养,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拥有广博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接受到良好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才能带着学生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见识到不一样的数学。就如“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句话一样,想要让学生接受良好的知识,那么教师就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虽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不怎么多也不怎么深,但是作为教师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当教师知识丰富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思路就会非常的清晰,给学生讲解的方法也非常的灵活,将难题变得简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感到轻松愉快,从而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三、兴趣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当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感兴趣时,学生就会自主的进行数学方面的学习,在课堂上也会有一个好的表现,例如,在教学新的知识时,学生在上课之前,自行地去预习新知识,并且将有关的题做完,对新知识有一个简单的掌握。在接受了新知识的教学后,学生会自主的对新知识进行复习,自己去找一些相关的题来做,用于巩固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在空余时间里,学生会自主的去查找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自主的去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不再需要父母、老师去催促他们学习。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兴趣的作用也有很多,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后,学生会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学习上去,不会因为其他的事物而分心。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好好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时,学生会积极的回答问题;在教学理论知识时,学生会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学习上,认真听讲。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兴趣,那么就要先去了解兴趣的意义,最后再根据自己对于兴趣的了解,在教学中慢慢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除了学生自己对于兴趣的影响外,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文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找到快乐,找到自信心,从而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