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018-09-10 07:22唐勇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兴趣小学语文

唐勇

【摘 要】学习语文,更多的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更多的是对生字词的学习,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无论学什么,相信很多教师都很清楚,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方便于以后的学习,学生们才会对语文更加感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2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承担的是把国学传授给学生,让中国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想要教好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培养,只有把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学生们才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才会知道创设语文的目的所在。

一、课外活动与语文知识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活动与语文结合,在这样的一个氛围内,学生们会自觉的进行随意识记,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提高了学生们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端午节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有龙舟比赛的地方,让学生们感受龙舟竞赛的氛围。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教师在出发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们不要乱跑,一定要紧跟自己的步伐。举办一次郊游,让学生们在端午节那天观看地区举办的龙舟比赛,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们普及端午节的来历。可以给学生们说:“楚国的一位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在五月五日那天悲愤的跳入江里。人们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破灭,自己没有选择苟活,选择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国家虽破,但人还是能生存的,可是出于屈原对祖国的热爱,选择了随着祖国一起离开。你们一定也要像屈原学习,好好热爱自己的國家,我们能有这么好的生存环境,完完全全都是国家给我们创造的。所以未来祖国的发展就要依靠你们了,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好的。”

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不懂什么是家国情怀,但是他们会懂得,正因为有了国家他们才会如此快乐。从小给学生们灌输爱国情怀,让学生们的学习动机更加持久,学习兴趣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带学生观看了龙舟比赛之后,学生们会充分的感觉到竞赛的紧张与喜悦,全班一起围着吃粽子时,他们会体会到在一起的感觉真好,语文课有吃的有玩的,还可以听故事,真有趣。从这些课外活动拓展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相信学生们会越来越喜欢语文。学生们喜欢上语文之后,他们会自己主动的去学习,主动的去看教师为学生们推荐的书籍,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一步步将学生引向超我境界的发展。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了,学生们自己都会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比较持久的维持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教师要对自己班上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生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要运用多种渠道对学生的性格进行充分的了解,最后还要与学生进行谈心。谈心的目的就是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进一步拉近,让学生敞开心扉。只要能做到这样,学生就算在学习上有某一方面不是很理解,但是学生们会主动找教师请教问题,主动探讨错误的原因。主动学习的效果要比被动学习的效果更好,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温暖。

除了在与学生交流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中插入一些游戏环节。以前很多教师都只是一味的讲课,不会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师如果将游戏的环节加入到教学中,自己也参与其中,教师和学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学生们也会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在对学生们教学时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管理学生们的纪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认真听讲了一段时间,有些学生们就会自己开小差,想着其他东西去了。如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处融洽了,学生们会把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当作故事去认真倾听,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会相对增加。

学生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首先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让自己想要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自己做题时遇到难题了,就会转移注意,不再去想那个难题。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与学生们交心,让学生信任自己,找出学生们不再关注问题的原因所在。

三、有效评价与激励学生

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语文知识传授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更多的喜欢受到教师的表扬,获得同学们的认可,这样会触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评价一定要适当,不能过分的夸奖学生,有些学生在教师的夸奖之下很容易去向其他同学进行炫耀。教师此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说着:“表扬你,是因为你确实做得很不错,也很好,但是不能因为老师表扬了你,你就沾沾自喜,到处向同学炫耀,这是很不好的行为。在炫耀的同时,你会伤害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的自尊心,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吗?”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不只是怎样获得高分,怎样去理解知识点,学生在学校学的应该是怎样做人,怎样去尊重他人。学生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即使成绩再好,也是不值得提倡的。身为教师,对学生德育的发展也要进行很好的引导,学生做人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贪图自己享受,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指导,比如学生们在学习语文和英语时很容易混淆,教师们就要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评价。教师的有效评价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们能继续学习就是要靠学习动机的维持,如果没有了学习动机,一切的学习都是空谈。因此教师要有效的进行评价,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激励,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结束语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们基本知识的重视。有很多教师会因为拼音等之类的比较简单,就会随意的给学生们讲解,导致后来很多学生对拼音不是很懂,也无法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责任是很重大的。因为教师肩上背负的是对祖国栋梁的培养,这些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一个态度而改变对学习的看法,教师极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将会更愿意学习知识。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兴趣小学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