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2018-09-11 10:35余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契合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余虹

摘要:随着历史的推移,传统文化得以形成,其中蕴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正是吸收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高中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对语文的学习呈现出形式化,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认知偏差,只重视考试内容,而忽视了语文自身的文化内涵,导致传统文化正在遗失。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契合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外来文化取代了传统文化的位置,导致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贯穿到讲课中,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状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语文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对语文日积月累的学习,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文化素养都有了一定提升。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语文,其作为文化的载体,属于基础性力量[1]。因此,结合文化发展需要,可将语文教学内容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部分,将这两部分进行结合,使学生从根源上了解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中语文教材中涵盖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不多,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虽然新课改的实施,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是学生和教师仍然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对于涉及传统文化的选读文章如《先秦诸子选读》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等并没有重视,甚至肆意删减课内考试不易出现的内容,只对考试可能考的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只是做题和考试,脑中完全没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概念,这也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

1.开展多元化教学,从多方面渗透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便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长期如此,反而会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学习的耐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创设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从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通过画面和声音等的切实体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提升。比如在教学《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完文章大意之后,便可播放一些中国古典乐风兰亭集序的朗诵视频,将山水景色作为视频背景,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切实感受兰亭集序描绘的美景。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有效的融入进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此外,教师也可借助历史典故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2]。

2.利用名著拓展教学,使学生更深入文章

名著阅读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是没时间阅读,有的学生是阅读方向不对[3]。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他们名著的阅读量。在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由名著节选而来,教师在讲解到这类文章时,可从课本内容进行切入,激发学生想要阅读原著的欲望,也可以此为话题引到学生进行探究性學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讲解《蒹葭》一文时,教师就可对此诗歌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诗经中的其他诗歌,或者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课后阅读,并对其阅读效果进行评价。

3.以传统节日为教学载体,关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此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传统文化加以关注。一般来说,传统节日都是由历史故事或风俗习惯演变而来,是古人思维和智慧的结晶[4],同时涵盖了人文内容,所以教师可将传统节日当做教学资源,为学生讲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到传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比如,对于清明节和端午节,教师就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探寻节日的内涵,从而知道清明节也叫踏青节,与“介子推”和“节气清明”等存在关联性;端午节又叫“卫生节”,起源于历史人物屈原的故事,人们会以扫庭院、挂菖蒲和艾蒿等形式纪念。

4.从课本出发,合理设计教学

为了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融合,教师在教学时应从实际课本内容出发,培养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此目标设计教学方案[5]。应注意教学方案需与传统文化相关联,使学生不但学到课本知识,还能影响其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比如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时,教师可将“申之以孝悌之义”作为重点讲解,引用“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进行启发,使学生懂得孝顺父母,爱护兄长,尊敬师长的道理。不但使学生对文章意义了解的更加透彻,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更多的人生哲理,对其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目光放长远,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使学生感受中华之魂。

参考文献:

[1]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1)

[2]朱志红.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考试周刊,2017(87)

[3]董光元.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探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9):91-92.

[4]刘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意义及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6(12):69-69.

[5]王克宽.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教育,2016(9)(作者单位:江西省黎川县第一中学344600)

猜你喜欢
契合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