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矫揉造作的作文误区

2018-09-11 10:35刘胜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误区作文

刘胜华

摘要:学生写作文,一味追求新闻角度上的典型性,一味追求政治意义上的时代特色,矫揉造作,不但不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和共鸣,反而使读者心里不自在,通过病例分析,找出病理,找到改正的方法,文才能大进。

关键词:作文;矯揉造作;故弄玄虚;误区

有些学生写作文,在选材上一味追求新闻角度上的典型性,立意上一味追求政治意义上的时代特色,扭捏作态、自作聪明、矫揉造作,其结果不但不能引起人的好感和共鸣,反而使人心里不自在,故揭其病症,探明病因,找到改正的方法就成为一种必须。

病例之一:表达故弄玄虚

1.成串的排比句。有学生写《我的家乡》,一开头就是一连串的排比句“我的家乡既没有西子湖畔令人神往的自然风景,也没有古城西安驰名中外的历史古迹;既没有现代城市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楼大厦,也没有西北边陲闻名遐迩的珍品异产……”。

2.无节制的发问,也是病症之一。如有学生写《我的一位老师》开头云山雾海之后,进入正题,就写道“你知道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吗?你知道她是怎样给我们上语文课的吗?你又知道她是如何关心我们的生活的吗?你还知道她平时的衣食住行吗?”

3.滥用时间状语也是一些同学的惯用手法,如写《母亲》,有学生就如此联想“当……的时候;当……的时候;当……的时候;当……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病理分析:在这些学生的心里,无非是想把作文写得有一点文采。于是就:一、生吞活剥地模仿名家,甚至在学习课文时,注意力就集中在熟读或背诵这种句子上,目的是以备套用;二、把语言练习的重点也自觉不自觉地转到了刻意营造这种“不同凡响”的句子上,作文时甚至也不考虑其是否必要;三、以自己之心揣别人之意,认为直我感觉良好的东西必定能受到他人的青睐。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投机作法。

矫治方法:写好一篇作文,如果在表达方面自我感觉尚好,那么建议先试试自己有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中朗读的勇气,假若没有,那么或许就是怕暴露了故作姿态的隐病,这时,就要对自已感到心虚的地方毫不否情地砍掉;如果有念给别人听的勇气,那么就应该从别人的反应中收集各种信息,并请坚信,尤其是让别人感到好笑和不自然甚至不好意思的表达,那一定是失败的,因此也就需要有毫不心疼地舍弃它的决心。当然,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先求明白通畅,再求生动华美的逻辑思想;说话要开门见山,文风应朴素自然,自己已经意识到是形同虚设的东西,就决不要写进作文,也决不要指望别人会感到津津有味。

病例之二:材料熟俗不堪

有的学生写《一件小事》,总爱编一个在大雨中扶老大爷或老大娘走过一段泥泞之路或者在公共汽车上给病人、孕妇让座且没有留名的故事。如果出一个《我的老师》的题目,那么几乎是普遍的,高中学生写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时的老师,初中学生写小学或幼儿园时的老师,其原因就是便于编造。内容不是写半夜一两点甚至通宵达旦写教案改作业,就是写带病上课甚至跌倒在讲台上;不是自己犯了错误害怕批评而老师恰好没有批评,就是写自己想来应该受到表扬而老师恰好没有表扬,当然,现在都认识到了老师当时的“良苦用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病理分析:犯如此熟俗之病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三点:一,平时留心不足,没有生活积累,甚至连自已曾经有过深刻体验的材料因为没有通过笔记等铭刻于心,所以只得临时抱佛脚去编造;二,对“典型”的认识不足,觉得典型材料就是不同寻常的材料,要么是离奇故事,要么是偶然事件,要么就得包含一个明显的“重大意义”,要么就得使读者“难以想象”;三,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一类事情在别人身上发生过,那么加之于自己或自己周围人的身上也不会被怀疑;别人写过且写得十分真实并受到过好评,那么自己写出来也该有真实感也该能得到好评。

矫治方法:写作文时应当是从自己深有所感或最能体现人物自身持点的事情中去提炼“思想”,而不是预先制定一个“伟大形象”,再挖空心思找“典型事件”去表现。只要对生活感兴趣,那么生活就不会亏待你,写出的作文自然也不会受到冷遇。作文写成以后,还要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有些材料自己写时觉得新鲜,但有可能还有很多同学追求新鲜也“追”到了同一处,因为同学的生活圈子很近似,思考水平也差不多,当许多人在此“撞车”时,就应毫不犹豫地自我否定,任何“壮举”的泛滥在新闻上或许有轰动效应,但在写作上却最易让人厌倦反感。

病例之三:立意趋时附势

主要表现有:一、与时事政治挂勾。“改革开放”时代,不论写什么事写什么人讲什么道理,如果是可褒的,那么就总爱写“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是更需要这种……吗”这类话;如果是该贬的,那么也喜欢写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难道还应该如此吗“一类句子。二、写“运大理想”。最常见最露骨的语言形式是“为……而奋斗”或“为……而努力”。这种毛病属于“表态迷”。

病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是片面理解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意义;第二,因为多出现在结尾,所以可能是错误地理解了“卒章显志”的“志”,把它当成一种“志向”去写;第三,认为这样写才能表现出自己的认识高度和接受的灵敏度;第四,觉得这种“大”的东西人们很难进行否定,于是抱着一种“狐假虎威”的心理,以大话唬人。

矫治方法:一、要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短文小品,从实际的文章中去体会作文之法,而不是从所谓的文章作法中去寻找捷径。二,要把精力集中在人物或事件本身的描述上,把自己的倾向性或鼓动性的东西渗透在其中,少设计画外音,少在结尾“点睛”。三、有必要点化材料,明确立意时,也应坚决回避“上纲上线”或“面向未来”式的作法,从小处从实处入笔,点到为止。四、给自已思想解禁,不要过分追究立意上的思想积极和现实意义的伟大,应全力想办法如何能恰如其分地反映自已的真心实意,真情实感。其实,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大意义但却妙趣横生的文章,无意义也是积极健康的。

中学教育是育人的关键时刻,要老老实实做人,必须老老实实为文;不要因辞害意,更不要因文害人。要在文风中透出你人品的影子,要用你的人格去写文章。只有如此,文才能大进,人亦才能大进矣。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初级中学433024)

猜你喜欢
误区作文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