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厚植工匠文化系统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2018-09-13 04:58
职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待遇技能人才

中国中铁是国资委所属的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现有职工31.2万人,其中技能人才9.68万人。近年来,公司结合企业实际,在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能人员待遇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优化顶层设计,积极完善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根据“服务战略、保证质量、把握重点”的工作原则,按照“提素质、拓渠道、增待遇、强管理、树形象”的系统管理思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管理制度,形成集团公司战略引领、二级公司指导实施、三级公司和项目部组织落实的工作体系。二是明确建设目标,推动责任落实。公司将技能人才纳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总盘子”,确定了“十三五”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目标,并按照所属企业行业和专业特点、发展规模和队伍结构等实际情况,将目标分解到各层级公司、各规划年度,积极推动规划目标落地。三是落实振兴计划,积极配置资源。充分发挥13所企办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作用,根据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工种建立6个国家级和11个省部级培训基地、6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4000多个职工夜校;2015年以来,逐年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明确技能人才培训经费投入不低于总培训经费的40%,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实行专款专用。

强化培训管理,努力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深化企校合作,共建师资课程。培养“双师型”专兼职培训教师1.2万余人;编制覆盖全公司79个主要工种的系列技能培训教材,将培训课程以模块化形式固化成培訓单元,并坚持动态管理;探索建立集“产、教、学、研”于一体的企校合作机制,通过专业共商、课程共议、师资共组、基地共建等方式,把“四新”要求及时融入到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之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培训效果。2015年投入专项培训资金近2亿元,对在领工员、工班长岗位上的7300多名技能人才进行3个月的全脱产轮训;2017年全公司基层项目部(车间)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2万余期,培训人员达33万人次。三是坚持赛训结合,实现以赛促训。每年组织全集团的职业技能竞赛,每次竞赛围绕“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编制专项培训教材、设计竞赛科目,并将赛前培训成绩纳入竞赛总分。2001年以来,参加集团竞赛和培训的分别达8千多人次和2万多人次;参加二级公司层面竞赛和培训的分别达10余万和20余万人次。

搭建成长平台,有效拓宽发展渠道

一是延伸职业技能发展通道。针对大多技能人才40多岁就会触碰到成长“天花板”的情况,以核心工种为重点,在集团公司层面增设特级技师和工匠技师两个技能等级,实现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的有效延伸,调动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积极性。二是畅通技术技能互认通道。支持所属企业探索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互通互认制度,对参与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优秀技能人才,取消学历、年限等条件限制,破格、越级参评专业技术职称;对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直接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坚持激励导向,确保提高人才待遇

一是提高政治待遇。近三年,共有5500多名技能人才当选为企业职工代表和党代表,3人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2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6人在各级群团组织中挂职和兼职,巨晓林、窦铁成分别当选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和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高级技师曲岩当选第四届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二是提高薪酬待遇。不断优化薪酬结构,对技能人才按不同工种、不同等级差异化确定岗位工资标准,并设立岗位津贴单元,明确津贴在工资总额中单列,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导向;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管理办法》,推动技能人才享受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待遇,鼓励技能人才靠技能创造效益、增加收入。三是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技能人才,奖励2万到6万元;对获得中国中铁技术能手等荣誉的技能人才,奖励3000元到2万元;对取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的技能人才,除一次性奖励外,所属企业还按月发放2000至7000元不等的津贴。

统筹强化管理,切实发挥人才作用

一是强化引进与配置管理。结合企业产业发展方向和生产组织模式,制定并公布41个核心工种目录,明确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范围,促进队伍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积极推动技能人才配置管理,通过技能转岗培训让3000多名技能人才向新兴产业转移,有效解决技能人才结构性“缺员”与“多员”并存的矛盾。二是强化聘用与考核管理。公司对技能人才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对脱离技能岗位或转移到其他岗位上的技能人才,及时办理解聘或按新岗位进行聘用;建立以工作绩效为主、兼顾职业素质的考核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岗位绩效考核,并将结果与技能人才待遇、聘用等挂钩,有效促进技能人才发挥作用、体现价值。三是强化创新创效管理。组织技能人才积极开展集智创新、技术攻关等创新创效活动。近三年,取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236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树立楷模形象,大力厚植工匠文化

一是积极选树先进典型。以业绩和技能为衡量标准,积极选拔推荐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各类荣誉评选,自“十二五”以来,公司技能人才获得国家和集团公司级及以上各种荣誉达1100多人次。二是营造崇尚技能氛围。通过海报宣传等方式,全方位深入宣传技能人才,生动展示其精湛技艺和创新创效成果。三是有效提升楷模影响力。中华技能大奖得主巨晓林、窦铁成,“央企楷模”白芝勇被国家部委集中宣传,盾构司机高级技师母永奇等5人入选央视《大国工匠》栏目,有效提升了技能楷模的影响力,增强了技能人才的荣誉感,形成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风尚。

(来源: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待遇技能人才
人才云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