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心得

2018-09-13 04:58李春霞
职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职素养职业

李春霞

摘 要:职业素养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体现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方面。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养成性教育过程,如果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获得个人素质的提升。本文提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更适合通过在教学情景实践中反复体验和探索来习得、巩固,应该在教育培训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贯彻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职业素养 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

一、对职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培训课程的理解

1.什么是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体现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方面。调查顯示,除职业技能外,最受企业关注的十大职业素养是:敬业、主动、责任、执行、品格、绩效、协作、智慧、形象、发展,这十大职业素养被公认为职业素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假如把一个职业人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枝、干、形就是职业素养的表现,根系则是职业素养,要想枝繁叶茂,就必须根系发达。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缺少基本的职业素养,例如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水平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性就越大。由此可见,在职业素养中,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

2.中职职业素养培训课程的新模式

职业素养课程的实施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的关键。如果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获得个人素质的提升。笔者认为,职业素养更适合在教学情景实践中通过反复体验和探索来习得、巩固,应该在教育培训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贯彻体验式教学,这是培养高水平的职业素养所必需的方法。就像学习游泳,即使教练授课细致且要求明确,学员如果不下水反复体验练习,也难以学会游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色,通过参与有针对性设计的教学情景、课堂任务,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不断使职业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逐步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二、中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

笔者学校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职业素养课程有如下几个关键点。

1.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课程目标任务来安排

通过巧妙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把一个个具体的课堂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完成任务可量化的判断,提前传授完成任务的基本方法,具体的细节则让学生通过个人或团队合作来探索,尝试用最优化的方法完成各种课堂任务。在互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担任幕后的引导、指点工作。这种给予学生表现空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非常兴奋,学习完全没有乏味感,更没有出现课堂睡觉的现象。而学生所做的一环套一环的课堂任务,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对职业素养有了初步认识。

2.教师要对每项活动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语言要简短、有重点,与活动内容、学生的当场表现要密切相关,并且要始终符合职业素质培养的主题,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有新的认识和提升。

3.教师要时刻细致地观察课堂状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

例如,在第一堂课破冰的教学过程中,生日接龙分组这一活动环节,有部分学生不注意听要求,还有个别学生违反了活动规则,导致活动时间被延长。察觉到这一情况后,笔者立刻结合做事高效、团队协作等观念来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素养,可以和学生说:“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团队,本该在2分钟内完成的生日接龙任务,我们却用了4分钟,我们的团队是高效率的团队吗?为什么会延时一倍?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用这样问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交流倾听的重要性。对于违规的学生,笔者立刻按照课堂约定进行“魔鬼式惩罚”——让学生做20个俯卧撑。这样既让学生认识了职业素养的内容,又落实了课堂规范要求。在笔者这样的引导下,该节课后续的体验活动效果明显提升,大大超出了活动预期目的。

4.保持课堂气氛活跃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个兴奋、快乐的课堂比平静或死气沉沉的课堂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活跃开放的课堂氛围对他们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更具有吸引力。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教师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对学生高度接纳的情怀会深深地打动学生,这种饱满的情绪状态会感染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所以,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需要教师做到情绪上热情饱满、态度上有亲和力、语言上富有魅力、对学生接纳包容,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

5.用欣赏的目光引领学生取得进步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早已习惯了在课堂上严格管理、强调纪律,一旦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一概严字当头,对学生进行反反复复的教诲或惩罚,直到学生“服服帖帖”为止。结果往往是学生表面因为惧怕处罚而不得不约束自己,没有达到认识错误并自觉改进的效果。而在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管理中,强调的是赏识教育,教师不苛责学生,而是等待学生成长,用赏识的目光引领学生学习进步。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树立积极正面的学生形象,通过不断地奖励这些正面行为,向学生呈现一个生动准确的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形象,引领学生朝着榜样形象的示范去做。例如,在学生分组后准备做下一个活动时,需要安静仔细地听清教师宣布的活动规则,但有的小组始终安静不下来,这时教师可以用“3、2、1”读秒的方式提醒学生保持安静,然后对一直安静守纪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向学生树立正面示范效应的过程,一旦再有类似需要安静的情景出现,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地安静下来,当学生个人出现违纪行为时也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做到不急不躁,始终怀有一颗包容的心,学会等待学生成长。

三、中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反思

学生在职业素养课程学习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由拖沓疲惫逐渐变为情绪高昂地参与互动,由原来心不在焉,慢慢变为全力以赴地完成课堂任务,由叽叽喳喳小声聊天,变为全神贯注地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课程内容吸引了。

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和探索者,教师则退居到幕后,把控方向、指点迷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每个人都会轮流成为课堂的明星,成为其他同学目光的聚焦点。这种被关注感,满足了青春期学生吸引他人注意、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从而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而互动中适宜多样的学习内容、环环相扣的活动任务,进一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彼此团结协作,获得教师的认可、同学的敬佩,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记住自己采取的体现职场素养的行为,铭记各种职业素养。

这种全新的教学内容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此外,教师要注意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聚焦于教学目的上,避免流于表面。教师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高效、潜移默化地将职业素养植入学生的一言一行。只要不忘初心,根据教学实践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节奏,中职职业素养课程一定会收到越来越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穆学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