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圈理论”创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2018-09-13 04:58郁欣薇
职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创新模型

郁欣薇

摘 要: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着不同于一般中学的复杂性。本文从分析创新德育工作的难点入手,引入管理学中的“三圈理论”模型,并尝试将模型运用到中职德育工作创新中,试图从“价值圈、能力圈、支持圈”三个方面探索出中职德育教育创新路径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德育 “三圈理论”模型 创新

中职学校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同样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理应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心理和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中职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中职学校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中职学生面对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实际工作中明显感受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遇到了瓶颈,德育创新工作困难重重。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具有中职学校自身特点的德育教育工作最早是始于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从此中职学校具有了自己的德育课课程体系;2004年,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对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并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历经20年的发展,中职学校德育创新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在不断改进中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职学校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对应的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却落后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严重制约了中职德育教育发挥作用。

从实施教育的主体来看,一方面是中職学校的德育教育经常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完全不要。在重视程度上,德育教育工作平时看似被提到相当高的地位,但实际上仅仅停留在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的阶段,实际对德育教育的时间、经济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学校真正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深入研究,导致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了很多年,但它的本质任务、主要内容和根本方法都没有得到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是德育教师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从接受教育的客体来看,中职学校的学生群体是未成年到成年阶段的青少年,人格和心理素质还处于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从现实情况看,这个群体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一般从初中开始“掉队”,学习的自信心得不到建立,容易滋生自暴自弃的思想,并导致部分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也相对较低。

从德育教育的环境来看,一是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环境恶化,在全球化网络时代,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以及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极易影响这些思想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工作产生疑惑、怀疑甚至是不信任。二是家庭教育环境不利,从笔者学校经贸部12网络班来看,班级约有33.5%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这个比例在中职学生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家长在工作、生活之余开展教育的时间较少。同时,就算是正常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少需要家校合作的教育工作,因为家长配合不够等原因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从德育教育的内容来看,首先是政治理论教育不太成功,这是整个中学思想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单纯的政治理论对中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和枯燥,而教育的方法也基本是机械地照搬课本内容和上级文件,缺乏针对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必要的解读和转化,学不懂、学不会是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进而没有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到位,对于比普高学生早4年开始工作的青少年来说,对其责任心、心理健康方面的塑造还远远不够。

从德育教育的方法来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在基本上采用传统德育方法,更注重外在德育知识的传播和德育认识能力的提升,是一种以灌输知识为中心的德育,忽视了学生真正的生活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德育学习的重要标尺,教育者以较高的姿态影响和控制着学生,教师的言行也影响着学生的德育发展,因此,更要重视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三圈理论”模型:用科学理论更清晰地分解中职德育工作

1.“三圈理论”的基本概况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马克·莫尔在《创造公共价值:政府管理战略》(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三圈理论”。该理论强调一项公共政策制定之前必须充分考察其所能创造出的公共价值,称之为V(价值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思考资源的限制条件,即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能否实现政策目标,称之为C(能力);要充分考虑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态度,这些是政策得以实施顺利的关键也是政策实施的必要,称之为S(支持圈)。

在三个方面各自作用之下,三圈会形成一圈单独的区域,也会出现三圈或者两两相交的现象,这主要是由领导者决策能力程度及其他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各自相交的不同情形也表示该决策或者执行项目不同的实现可能性。三圈相交的区域包含6个种类,比如说:三圈相互重叠的区域为耐克区(V+C+S),这个区域表示决策方案十分有效,组织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且能够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拥护。价值圈未与另两个圈相交的区域是梦想区(V),这个区具有较好的价值和良好的目标,可是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以及有效的支持,从而导致项目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价值与能力的重叠部分(不含耐克区)是梦想实现区(V+C),在这片区域里,计划项目议案虽然具有一定价值,而且有足够能力,却缺乏相应的支持者,若能尽力吸引到支持,梦想便能获得实现等等。以上形成的6个区域中核心区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约束,在现实中理想的状态往往难以实现。

2.运用“三圈理论”模型认识中职德育工作

三圈理论为公共政策分析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但在认识和推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更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分析框架,对纷繁复杂的中职德育工作进行条分缕析,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全面地认识中职德育工作。

第一,价值圈。德育教育要创造价值,就要从社会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思考。要思考中职德育工作要创造哪些社会价值,能创造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能否保证中职学生在以后的国家建设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身力量。要思考中职德育工作能为学生带来什么,能不能让学生把德育看做自身成长的必备过程,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自身价值确立了,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第二,能力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学校以及学校的教师,该项工作确立后需要稳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如何设计一套适合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系,以及如何针对中职学校开展适当的德育工作都是这一维度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支持圈。通过对支持圈理论的了解与分析,不难发现只有结合利益相关者的意愿,才能弄清楚政策目标和他们的价值取向这两者的关系是否吻合。换言之,要了解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不是对此项工作给予支持,该工作是不是具有合法性。在我国的德育工作如此受重视的情况下,上级主管部门会出台一系列政策给予支持,另外,德育工作所体现的支持也指中职学生的参与,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创新并开展中职德育教育工作。

三、在“三圈”实践中探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行性途径

从“三圈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需要坚持价值的理念,加强能力圈的建设,更要重视支持圈的意见,尤其是要将学生纳入德育教育的建设体系中,使其不仅成为德育工作的受益者,也成为德育工作的参与者。

1.运用“三圈理论”指导班级德育教学实践(以15财会3班会计专业实验班为例)

(1)班级总体情况。本学期更换班主任后,学生相对比较听话,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修课及课间讲空话现象较为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室及寝室卫生纪律扣分严重,且学生不以为然;二是班委对于班级同学的管理制约能力较弱,班级活动的开展及各项任务的完成受到限制;三是由于新学期学科任教教师的调整,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反抗性与不适应性;四是学生带手机现象普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还不愿上交班主任。

(2)问题分析。总的来说,15财会3班学生在教师面前愿意接受各位任课教师的教导,未出现逆反抗拒的状况,但事实上学生私底下的表现十分活跃,课间奔跑、大声喧哗现象十分常见。但通过分析,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各有原因。首先,对因教室及寝室卫生纪律班级被扣分学生不以为然的问题,原因是虽然班级有常规制度限制学生的行为,例如班级寝室扣分与其个人德育分挂钩,但除了个别学生严于律己,争取获得校“每月德育之星”的荣誉,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都不够严格。其次,班委缺乏公信力,班级学生对班委的工作不满意,因此有时候表现出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再次,学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很正常,往往学生对于新接手的任课教师了解不多,也会产生一定的误会和偏见,“价值”“能力”“支持”三圈主观、客观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来达到相交。

(3)相应措施。一是开展民意调查。给每名学生发一张白纸,不互相交流,要求写上以下几点:第一,你认为在现行的班规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以及你认为有利于班级发展的规章制度;第二,你对于现任班委的看法,以及你理想中的班委名单;第三,你对于现任科目教师的态度与想法;第四,以寝室为单位,写上寝室号,晚上分别有哪些学生使用手机以及熄灯后讲话。

通过对调查结果统计,收集到了针对班级规章制度的很多意见,如学生普遍认为寝室扣分没有落实到人,责任人不明确,有时寝室扣分需要罚扣双倍个人分不合理,打扫教室卫生很多同学没有按时完成各自的任务等等较为贴近学生个人切实利益的意见,反馈信息十分有价值。

二是进行个别谈话。找尚未调整的班委及班级内部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分别谈话,一方面向这些同学了解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与其探讨班级其他同学所提意见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学生都非常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收效颇丰。

三是确定班级每月及学期目标,制定新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进行班委改选。班级目标的确立给了学生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加强了班级凝聚力;采纳大部分学生心声所制定出来的新班级规章制度贴近学生的切身利益,并且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愿意自觉遵守,这样班级条例更具实效性。

对于学生同新任课教师的磨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和个别的思想沟通,另一方面加强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两周以后情况开始好转。

2.在“三圈理论”框架下中职学校德育创新的主要路径

(1)树立正确导向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中职德育工作不单纯是教育领域的事,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开展德育工作,要从中职学生成长规律和不同教育階段的衔接上进行整体规划。需要全社会予以关心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态度,遵循管用有效的原则,让学生自觉地把德育教育工作当做自身成长的需要。

(2)创新德育工作的能力提升。教师的能力对于德育工作的落地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过学习国内外中职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德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和激励保障措施,让更多的教师愿意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培养出一支工作干劲足、品德优秀、思维创新的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创新地做好德育工作。

(3)争取多方支持和参与。中职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受益群体,也是落实德育工作的重点,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将学生纳入整个德育工作的方法体系建设中去,变学生为德育工作政策制定和规划的主体,赋予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建设和社团建设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个人素质,同时通过实践检验德育工作方法选择的正确性。

家庭是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场所,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家庭与学校及社会的齐抓共管。所以要通过开展家长活动、开辟家长联系热线等方式,积极沟通,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四、小结

通过“三圈”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看到,职高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需要从价值圈、能力圈以及支持圈三个方面来进行,这种模型分析方式能够将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路更加明朗化,对德育工作的方法选择可以给出清晰的判断,特别是价值圈的判断是整个德育工作创新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从本文选取的案例来说,也只是在“班级”这样一个小的单位当中进行的微观教育,并不能涵盖“三圈”理论在整体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但总的来说,“三圈理论”模型的应用为德育工作创新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并且,更重要的是不要仅仅局限于寻求三圈的相交来谋求更多的决策以实现可能性,还可以主动在扩大三圈内涵上做文章,如扩展核心价值,增强支持力度,这样就更容易实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欣.关于中职课任教师如何参与德育工作的探讨[J].才智,2013(17).

[2] 王爱西.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

[3] 梁彬新.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解析[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31).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创新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