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企业平台的校园移动OA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8-09-13 04:58邵富明
职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页面校园微信

邵富明

摘 要:本文以研究移动APP开发和校园OA系统为方向,引入“基于微信企业平台的校园移动OA系统”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如何以移动混合开发框架为核心,利用可执行业务模型驱动设计方法,将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号开发技术与移动OA技术相结合,构建跨端的业务架构平台的实践做法以及根据系统需求将平台的功能设计为组织权限管理、校务工作管理、学生德育管理、教学教研管理、班主任考核管理、技能竞赛管理六大模块,最终实现了基于微信企业平台的校园移动OA系统,达到轻开发、可重用的效果。

关键词:校园移动OA 微信企业平台 移动混合开发框架 业务模型驱动

一、项目概述

该项目来源于为广州市技师学院建立的一个基于微信企业平台的校园移动OA系统。该系统是以《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为依据,以全面推进技工院校信息化建设为目标,面向学校内部员工的服务群体,依托移动业务和便携设备,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开发技术的环境下,彻底解决校园信息服务的实时性问题,有效消除校园信息孤岛现象,并为全体教职工提供高效安全、灵活便捷的校园移动办公平台。

该项目开发的动机是在“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微信订阅号”的应用基础上,研究分析校园办公系统的移动业务需求,对微信企业平台和移动OA进行定制开发,重点解决校园移动办公一体化应用和信息资源灵活整合的问题。

二、核心技术

该项目系统的构建主要从业务架构信息系统、移动混合开发框架、微信企业平台三个技术层面进行移动校园OA系统整体设计,系统开发核心技术包含如下。

1.业务模型体系

业务模型体系包含数据模型、流程模型、界面模型、组织模型等四个部分。业务模型体系能够全面、精确地描述用户需求,具有提升和保障管理软件的能力,能满足管理软件设计的基本规范,是管理软件自动化、质量控制和保障的基础。

2.Justep X5技术框架

该项目采用Justep X5业务架构平台(简称X5)进行业务架构信息系统开发,利用其企业级应用开发工具定制设计应用模块,节约项目经济成本,消除企业信息化孤岛。其X5工作流引擎采用了基于PetriNet原理的业务流程体系,可对业务流程进行定义和运行。

3.H5 Hybrid APP开发模式

该项目选用了WeX5免费开源工具进行基于HTML5 的Hybrid APP开发,其中包括SPA单页应用模型、前端MVVM模式、后端Baas服务等技术要素的研究开发。利用HTML5技术开发的移动应用已经拥有良好的运行性能。移动设备硬件能力、无线网络技术和浏览器技术的大幅提升,使得Web的运行性能不再是瓶颈。

4.微信企业平台

该项目采用了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号作为移动端的应用入口,X5业务信息系统作为管理端服务后台,实现基于微信企业平台校园移动OA系统。企业号具有构建成本低、功能定制靈活、丰富的API接口等开发特性,能够轻松地集成第三方移动应用平台,真正实现一次开发多平台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化孤岛问题。

三、系统需求分析

基于微信企业平台的校园移动OA系统是综合了原有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的应用特点,对校园信息管理进行定制开发的一套移动应用服务系统。

1.系统需求定位

该系统需求定位是根据校园信息化建设目标要求,在原有系统平台架构不予以改变的前提下,利用Justep X5业务架构平台提供的业务集成能力(包含业务集成、服务集成、功能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将原有业务应用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轻松实现异构系统数据间的共享和调用,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号与移动OA技术,构建跨端应用的服务架构平台,彻底解决校园信息处理的实时性问题,有效消除校园信息化孤岛。

根据系统需求定位分析,基于微信企业平台的校园移动OA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校务工作管理、学生德育管理、教学教研管理、班主任管理、技能竞赛管理、组织权限管理等六大模块。

2.系统用例分析

根据系统需求概述可知,项目系统的参与者包括系统管理员、教职员工。在系统使用过程中,所有用户都必须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号的用户验证才可以进行模块化的操作和管理。因此,该系统涉及的用例分析包括校务工作管理、学生德育管理、教学教研管理、班主任管理、技能竞赛管理、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号管理、用户验证登录等。

四、系统详细设计

该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基于Java EE的分层体系结构,将业务平台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实体层,最终实现了分散关注、松散耦合、逻辑复用、标准定义,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架构设计原则。

1.系统分层架构

在分层体系结构中,每层结构都有相互依赖的关系,每层结构对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都具有重要作用。

表示层为系统用户提供了人机交互的界面环境,为客户端提供了应用程序访问的途径,负责用户请求信息的获取、返回结果的展现,即业务数据信息的接收与显示。

业务逻辑层是系统体系结构的核心层,是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的中间层,主要负责业务流程的控制和业务逻辑的处理。当接收到表示层提出的业务请求时,根据开发设计好的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对数据访问层进行数据业务逻辑调用,实现前后台的数据交互。

数据访问层主要为表示层和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调用服务,可以实现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访问,可以实现对象与数据表的映射,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2.系统核心用例的实现

本文系统用例较多,现以微企通讯录用例为例进行分析。微企通讯录管理主要包含微企成员关注和同步企业通讯录两大步骤,分别由微企服务器和第三方应用服务器协同工作交互完成,其实现过程如下。

(1)教职员工利用微信APP打开添加企业号界面,输入企业号的名称,点击“搜索”按钮后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并触发搜索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后执行校验操作,并将结果返回页面显示。

(2)教职员工在企业号搜索结果界面中,点击“关注”按钮后触发页面事件,并向服务器发送关注企业号的请求;服务器校验用户是否已关注,如果是已关注用户,直接跳转到微企应用会话界面;如果是新关注用户,将企业号验证结果返回页面显示。

(3)教职员工在企业号登记页面中,点击“申请加入”按钮后触发页面事件,并向服务器发送加入企业号请求,服务器校验成员身份,并将校验结果返回页面显示,向管理员发送企业成员审批加入提示。

(4)系统管理员打开企业成员审批界面,点击“通过”按钮后触发页面事件,向服务器发送同意审批加入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后,执行微企成员数据保存操作。

3.数据模型设计

根据系统静态结构分析,系统核心用例数据实体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权限管理、用户、学生操行、班主任考核和工作交办。按照实体类的数据持久化设计原则和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分析可知,系统管理员表、用户表、权限管理表三个数据表之间同时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关联类型都是一对多;用户与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表存在管理与使用的关系,关联类型是多对多。

五、 系统的应用和实现

1.系统开发环境部署

系统用户主要通过微信APP与系统进行前端界面交互,当系统用户向系统发送服务请求时,微信企业平台、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云端服务等核心部件将会遵循Java EE分层体系机制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

2.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原系统应用特点:系统应用设备依賴于传统的PC终端模式,无法支持无线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办公,校园实时通讯模式落后,校园信息服务应用受限;校园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数据大量冗余,资源共享效率缓慢;数字化信息系统重复开发,资源严重浪费。

新系统应用特点:利用微信企业号的API接口调用和高级接口配置实现了通讯录同步、企业第三方应用、微信插件等功能;利用X5工作流引擎对业务流程进行定义和运行,实现了以待办任务为核心的工作流程体系;利用SPA页面隔离技术,全面加快了访问页面响应时间和页面跳转速度,整体提升了人机交互体验效果。利用基于Knockoutjs技术的数据感知模式MVVM,通过丰富的组件体系和组件管理能力,满足系统UI层业务变更需求。

六、小结

该系统实践效果表明,其所提出的移动混合开发框架,能满足业务变更需求,降低和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有效提高信息平台服务质量,降低项目的总体成本和管理复杂程度,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阳,王颍,刘醒梅,陈健.基于社会关系的工作流任务分派策略研究[J].软件学报,2015(3).

[2]陈世华,顾钦平,福娃.基于Android的移动校园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15(18).

[3]李广庆,翁苏湘.基于Android OS校园信息一体化平台OA系统客户端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5(21).

[4]谢文焘,董黎刚.基于Android的校园网移动客户端设计与实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5).

(作者单位: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页面校园微信
刷新生活的页面
微信
微信
微信
网站结构在SEO中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ASP.NET页面导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