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MOOC学习行为的现状及其优化

2018-09-18 09:44孙明月
现代交际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习行为

孙明月

摘要:因整合了丰富而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并具有成熟的学习模式,MOOC迅速为国内外学习者接受与采用,在校大学生是MOOC学习的主要群体,但MOOC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弊端,因此,大学生MOOC学习现状与优化成为急需关注的话题。研究选择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了解大学生对MOOC的认知度与学习情况,采用问卷星和SPSS进行分析,探讨MOOC学习的优势与问题,并针对典型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MOOC 学习行为 长株潭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08-02

2013年,MOOC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然而用户学习体验不佳,学习效率低下导致的高辍学率以及用户的学习动力问题让MOOC在中国的发展遭遇瓶颈。本研究对长株潭地区高校学生MOOC学习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MOOC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Mooc教学与学习理论,尝试提出较为可行的优化方案。

一、高校学生MOOC学习行为现状

(1)MOOC的认知与利用不高。随着MOOC在中国本土化,慕课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一定影响力,但慕课仍未充分融入教育环境,实际上MOOC并不被大多数人熟识[1],MOOC学习取得的学习成果很难获得他人肯定。本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人选择“没听说过”,长株潭地区高校学生对MOOC的认知度较低,在关于平台建设的开放性问题中,许多同学表示MOOC应加大宣传力度。

(2)MOOC学习动机不明确。长株潭地区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中,985或211院校学生以老师要求为主,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我实现为主。

(3)MOOC学习难以坚持。与传统课堂相比,MOOC学习过程缺少教师的指导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老师和学校等机构的监管,学习者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应付学习,甚至终止学习。本次调查表明大多学习者都有辍学经历,且缺少合理的学习规划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难以进行。

(4)MOOC学习氛围缺失。目前MOOC课程设有答疑区、讨论区,但普遍存在交互频度低、交互深度浅的问题。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许多学习者表示MOOC学习过程中孤独感强烈,很难有坚持下去的欲望。高质量的互动可以增强线上教学的现场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维持其学习动机。

(5)自主学习能力缺失。调查表明,不管是985或211院校还是一般本科院校学生都缺少学习计划,如在课程选择后并不会明确每门课的学习目标,并有计划开展课程的学习,甚至出现传统课堂学习与MOOC视频学习时间冲突而中途退学的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学习者还停留在课堂听课、做笔记、在线做作业、等待评价等与传统学习类似方法上,还不习惯有效运用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与学习者进行协作、交流、互动。

在本次调查中,部分学习者表示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甚至会出现考试舞弊、请人代观看课程视频等不诚信行为。

(6)从学习结果来看,大多数学习者的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虽然MOOC课程低完成率是个普遍问题,但也有学习者对MOOC课程评价较高,认为MOOC平台对他们有帮助,愿意继续使用MOOC。本次调查中一些985或211高校学习者在老师或学校的监督下,课程完成率较高。但一般本科院校学习者由于缺少监管和激励机制,课程完成率仍旧较低。

二、MOOC学习的优化方案

1.加强宣传,提升MOOC的认知与利用

在本次调查中,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没听说过MOOC,9855或211高校尽管自身有MOOC平台,但也有部分学生不知道MOOC是什么。要提升MOOC的社会影响力,需要加大MOOC的宣传,提升MOOC课程证书的实效。

(1)高校是宣传MOOC的主体。在MOOC宣传建设过程中,高校應充当“主力军”,如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为MOOC学习提供支持。高校可以出台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MOOC的热情。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使用MOOC开展翻转学习。

(2)平台要进行自我营销。比如现在许多互联网平台采用转发朋友圈或邀请好友注册可以获得一定福利,MOOC也可以借鉴此类营销策略,增加用户数量和知名度。

(3)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提高MOOC影响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如MOOC可以为一些企业提供平台定制职业培训课程,提高MOOC课程证书在职场求职的效用。政府出台相应政策,确保MOOC平台高效、正规运营。

2.引导学习动机,坚持学习

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MOOC平台越来越多,每个平台上又有各种不同的课程,在茫茫课海中选到适合的课程要求学生有十分明确的学习动机。调查中,除了一些有老师要求的985或211院校的学习者外,大部分学习者选修课程的最初目的多是个人发展兴趣,提升知识技能或获取一流的教育资源等,大部分MOOC学习者都是一头热选课,而不考虑学科背景,导致大量辍学现象的发生。

(1)从MOOC平台来说,现在国内有许多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以及他们的爱好和行为,对用户进行精准推荐,MOOC也可以借鉴此类技术为学生推荐真正需要的课程,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MOOC还应提高课程质量,对课程进行简单介绍,并为每门课程设置合理的入学测试,为学习者选择课程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2)从学习者角度来说,应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学习者的个体自重感,与职业发展、求知欲望及社会服务有着明显的关系。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往往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求知比例要远高于自我效能感低者。[2]

(3)从教师角度来说,不管是学校的任课教师还是MOOC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在MOOC平台上选择课程,开始MOOC学习而言,学校任课教师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应加强对学生MOOC相关知识的普及,增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

3.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明确的学习规划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有着激励、指导和调节的作用;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技巧以及调控,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自控力是学生有效完成目标,顺利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品质。

(1)端正学生MOOC学习观念。目前大部分MOOC学习还不能兑换学校学分,但MOOC学习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感受世界名校名师的风采,积累在线学习的经验。学生应主动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以MOOC为主的网络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2)高校应转变教育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教育需求,根据查尔斯·魏德曼的“独立学习”理论对教学的10个指导性原则[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使教学系统更开放、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3)加大监管力度。与传统课堂相比,MOOC学习更多是倚靠学生的自我控制,但实际上学习意志坚定、自控力良好的学生少之又少,不论是MOOC平台还是高校,都应该采取措施,督促学生自觉、严格地执行学习计划、评价和反思学习结果。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对学习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MOOC学习过程中,MOOC授课教师和高校任课教师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任课教师应对学生MOOC学习方法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诸多MOOC课程资源中选出实用性强、切合自身实际的课程;其次,MOOC授课教师应利用网络,分小组在线收集、整理和分析学习资料,并利用QQ或微信等交流群分享资源,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不论是MOOC授课教师还是高校任课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增强团队意思,提高探究发现能力。

4.营造学习氛围,降低辍学率

MOOC是在线课程,尽管听课人数众多,但由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老师之间的分离,学习氛围缺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阻碍以及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这种学习阻碍和消极心理长期得不到帮助和排解,必会降低学习兴趣,中断或终止学习。调查表明,大多学习者都有辍学经历,并且学习阻碍未能及时得到舒缓,跟不上课程进度,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而放弃学习。为此,需要高校营造MOOC学习氛围:

(1)从MOOC平台来说,应向学习者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和交互性的在线学习帮助。比如根据课程进度,定期推送课程的延展阅读、通过随堂问题和单元测试提炼欠缺的知识点,将典型问题统一给予回答。另外,平台还可以结合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多种社交媒体来推送消息,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

(2)从高校角度来说,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混合式的学习体系。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接受情况,灵活引用MOOC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为本校MOOC学习者提供适合的场地和资源,鼓励他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感。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成就感,以弥补课堂上的情感缺失,增加MOOC组织的归属感。

(3)从社会角度来说,应提高MOOC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现阶段,学习者选择MOOC多源于内因,社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種渠道向师生宣传,辅助高校建设精品课程,推动高校对MOOC学分的认定,来带动社会用工企业对MOOC证书的认可,从而增加MOOC课程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以提高学习者选择MOOC的外因,降低辍学率。

5.确保Mooc学习的效应

虽然MOOC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认证系统,但由于线上考核认证模式难以保证学习者的诚信度,降低了公平度,导致MOOC课程学分和证书认可度较低。本次调查表明,只有少部分学习者获得相关认证和证书,获得优秀成绩和学分。

(1)技术验证。目前国内已有许多互联网平台采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验证用户的身份,MOOC也可以借鉴此类技术,比如利用MOOC平台采集到的学习者的信息,在课程认证时利用这些信息和人脸识别技术相配合来验证学习者的身份。

(2)增加线下考核。如果线上考核难以验证学习者身份,确保考核的诚信度和公平性,线下考核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漏洞。如高校之间建立联盟和学分互认机制,为MOOC课程提供线下考核场地,实现有监考的线下考试,学习者可以到就近的考试点参加考试,确保考核的诚信度和课程证书的含金量。

(3)增加第三方考核。MOOC平台应该有独立于课程团队和MOOC平台的考核机构,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给予最终考核与认定,才能保证公平。

参考文献:

[1]宋文.MOOC在我国高校本土化建设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5.

[2]黄浩,刘智,何向阳.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01-606.

[3]罗琳霞,丁新.查尔斯·魏德迈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3):39-43.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学习行为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关注学生的“学”,从设置学习活动开始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浅析“胡格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