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8-09-25 10:25宋晓娜
赢未来 2018年3期
关键词:朱自清语言文字集体

摘要:高质量的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博采众长,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如果组织不好,就会流于形式,发挥不了群体智慧的作用,因此,就以语文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扎实开展好集体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为完成好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能力和素养而探索。

关健词:集体备课;忽视文本;合作学习

问题一:一读到底,漫无目的。

《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多度多悟”。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于是乎,有的语文教师一改往日课堂沉静的局面,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赛读……课堂上书声朗朗、杂乱纷纭。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收获寡然。然而,为什么读?读的层次是不是在提升?教师没有正确的评价。

【案例一】六年语文课,学习课文《匆匆》

师:时间转眼就匆匆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日子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出了好多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80年前,就有一位年轻人也是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课文《匆匆》。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介绍介绍朱自清出生地、早期作品名称及风格、工作及职务等等。(共计有200多字)

師:朱自清先生一生中,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争先时间的人。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课文《匆匆》。

教师揭题、解题、生读题。

指生读、小组读、默读。

全体自读课文。要求(1)用自己的方式熟读课文;(2)学会生字;(3)思考问题。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没有回答?(4)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学生就开始朗读起来。大约有10分钟。

教师才开始组织教学,让学生回答她设计的问题。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从上述教学设计上看,我不说教师的语言是否贴切精炼,是否让学生引起足够的兴趣,就朗读层面上看,属于盲目的读,胡乱读。对完成教学任务和体会作者的情感所起的作用不大。过分的自主活动,放弃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真的在认认真真地读吗?能够潜下心来思考教师所出的问题吗?这样的多读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沸沸腾腾,一节课的时间就在乱哄哄的读书中浪费掉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片面理解多读少讲。误以为课堂上教师的发问和引导会抑制学生自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绝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因此,在备课时要注重一下几个方面的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要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2、要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即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3、能够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4、教师有一般性指导和针对性指导,在自主学习之前和自主学习之后应面向全体进行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问题二:滥用课件,忽视文本。

【案例二】四年语文课,古诗《望天门山》和《望洞庭》教学

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义,根据诗歌内容设计情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的样子,两山夹缝中滚滚长江水奔腾而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之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还有位老师讲《望洞庭》,先安排学生欣赏录像片,再在此基础上领会诗意,背诵全诗。他认为这种教学方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耳到眼到心到,感知深切,避免了“满堂灌”的单调形式对诗歌内容和学生思维的僵化。”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精炼、准确、形象,它所表现的内容高度集中、概括,并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这种画只存在于读者的心中,想象之中。诗配图画、诗配录像的做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画面(这些画面往往牵强附会或者粗制滥造),使学生不必想象,刚好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不是什么课都可以用媒体显现。课题、问题、教学要求都搬上了屏幕,学生的注意力只在屏幕上停留,还会顾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吗?再加上没有很好读,很好的感悟,花大量的时间在课件上,长时间的播放影像,学生看到后往往是心不在焉,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了。

1、媒体的运用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能见到、少接触、无法体验的内容,而不是把文本变成各种各样的画面。

2、媒体的应用要用到该用处,语文教学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对情景的感悟,更应珍视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3、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过程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陶醉在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体会文字的内涵,加深印象。否则,容易把学生引向一种固定的视觉图形,剥夺学生在创造的自由。

4、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追求繁华的媒体效果,要恰如其分地使用课件,确保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联想以及应用。

总之,集体备课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互动的平台,也是教师实现自己教学价值的舞台。通过查找个性不足,全面剖析和反思,实现二次、三次备课,就一定能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而且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彭跃健;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2年17期

[2] 王霁,戴荣淑;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3年08期

[3] 高维迎;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年29期

作者简介:

宋晓娜,女,(1978—),辽宁盘锦人,汉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朱自清语言文字集体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我为集体献一计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警犬集体过生日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