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多向互动”模式,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2018-09-28 07:44时海云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并不是单向确定的,而是多向不确定的,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展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生本互动。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教师要建构多项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反馈交流、问题思考、小组辩论、组际交流、综合展示等活动中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项互动;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并不是单向确定的,而是多向不确定的,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展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生本互动。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教师要建构多项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反馈交流、问题思考、小组辩论、组际交流、综合展示等活动中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

一、初读感想,反馈预习情况

师生互动是多项互动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思想认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教师的事情,和学生无关,然而在多向互动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预习情况反馈给教师,告知教师自己的初读感想和困惑,让教师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预设。

比如,在学生完成了对《背影》的预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初读感想。在反馈信息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字词知识和背景信息类的预习项目完成得比较好,如能解释“狼藉”、“簌簌”等词汇的意思,对朱自清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少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他们大多都只注意到了车站离别时父亲的背影,却忽略了文章中其他几个地方提到的父亲的背影。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就可以根据此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如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说说文章几次写到了背影,每一次背影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哪一次最感人,为何作者要写得如此详细等。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只有通过教师、作品、学生、情境之间的多向互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沟通,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反馈学生预习情况的方法能很好地展开多向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会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重要因子,从而更积极地去学习。

二、自主思考,把握聚焦问题

生本互动主要靠学生自主思考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展开自读。若学生能在自主思考中反复推敲,最终自主解决问题,则其阅读能力会得到大幅提高。

比如,《晏子使楚》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晏子的辩才,体会其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围绕教学核心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尝试得出答案。如可以让学生思考楚王和臣子之间的谋划具体是针对谁的,是针对晏子还是针对楚国?晏子如何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维护国家的尊严,在文章中能找到体现其行为的句子吗?文章如何展现晏子和楚王这两个人物,尝试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两个人物。学生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自主思考,发现晏子是一个机智聪慧,同时又有风度的外交家,而楚王则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无能君主。还有学生认为晏子的聪慧表现在其说话注意分寸、刚柔并济,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不卑不亢的态度也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被解说的对象。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感悟。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焦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三、小组辩论,碰撞思维活化

生生互动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化。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有分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辩论。教师则主要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

比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发现学生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持有不同的态度,教师便组织学生展开以“孔乙己是否值得同情”为话题的小组辩论。学生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认为其不值得同情的学生列举了孔乙己迂腐、自欺欺人、好吃懒做等缺点。而认为孔乙己值得同情的学生则提出其本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举了教伙计认字、给孩子们茴香豆吃等例子。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对孔乙己的认识更加全面,了解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思想。

在學生展开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围绕矛盾焦点展开积极辩论。同时,教师也要挑选好学生互动辩论的话题,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四、组际交流,拓宽认知视野

组际交流指的是在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后进行的小组间交流,这是一种融合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互动交流。每一个小组都要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而教师则要进行总结,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比如,在学习《鼎湖山听泉》时,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对文章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探究作者用何种手法展现鼎湖山的美景。在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组际交流,说说自己的探究结果。如有的小组提出可以从题目入手分析,文章中强调了“听”泉,而不是看泉,而文章也是着重于展现“听”到的情境。还有学生提出其实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写听泉的内容,而是通过听泉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探索。

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认为当人们帮助他人,使得人们的思维成果和其他人的思维成果相互协调时,教学行为才真正发生,因此学习是交互作用的产物。

五、比较综合,尝试个性展示

个性展示是一种能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同时展开的活动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围绕学习内容对文章展开深入分析和积极反思,并通过比较阅读,综合自己的发现,进行个性化展示。

比如,在学习了《范进中举》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个性化展示,学生可以在课后阅读《儒林外史》中的其他片段,也可以尝试了解一些作者的情况和关于科举制度的背景信息,并在综合比较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有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比较分析了《儒林外史》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认为这两部小说都用讽刺的手法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阐述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怪现状。但是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儒林外史》主要展现的是封建科举制度对于人们的异化,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批判的内容更广,更全面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面貌,揭示了封建王朝将要灭亡的状况,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当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长期以来,以教师和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陷入了被动的状态,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确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展开多项互动,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生本互动中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昌志.多向互动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好家长,2017,(37).

[2]杜聪颖.初中语文互动性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4,(49).

[3]马东钊.浅谈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研究,2013,(1).

作者简介:时海云(1977—),女,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初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