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究

2018-10-12 11:36林斐连
新一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实践性德育

林斐连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各岗位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中职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师生的重视,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呼声日益强烈。本文将从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出发,简述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德育;中职语文;实践性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中职教育的目标,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中职教育都只关注学生技能的提升,而不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中职教师应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适当调整教学侧重点,使自己的教学模式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一、我国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现状

(一)教学过程应试氛围浓重。长期以来,我国中职学生都处于浓重的应试氛围中,部分学生目的性极强,入学伊始便以进一步提升学历为目标,这有利于学生加强学习的针对性,但也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应试科目的学习,而不注重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情况出现。这种学习方式的缺陷在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部分学生只关注课本的重点文章和教师对各种写作技巧、阅读技巧的讲解,对每篇文章的情感价值观不加以思考,并认为对思想价值观的考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可有可无的环节,这实际上凸显了应试氛围对中职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应当有所改变。

(二)不良社会风气对中职语文教學产生负面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浪潮正深深地影响着中职学生的思想。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这一学科理论性强,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物质收益,于是便放弃了语文的学习,这实际上体现了我国中职教育中德育环节的失败。正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社会不良风气才有机可乘,从而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此以往,中职语文学科的意义将被进一步弱化,这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综合能力不强。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只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不注重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甚至有部分教师的思想素质水平并未达到教师应有的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得不够彻底,这都为德育工作埋下了新的隐患。由此可见,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是我国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许多中职学生在入学前对人生的规划不明确,入学后对自身发展感到迷茫,如果教师能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将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促进良好校园氛围的形成。且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思想品质则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天花板”,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是教师具有前瞻性的表现,从学生抓起,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建成和谐社会大有裨益。除此之外,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多年,培养高素质人才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德育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应当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

三、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在课堂上进行德育工作。中职语文涉及的内容广泛,这决定了其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上使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如在讲解某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并对这一思想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阐明自己的观点,将对文章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思考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如在学习《沁园春》的相关诗词后,学生必定会对毛泽东等伟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串讲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伟人的精神力量,在对课文本身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平凡而伟大的人,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精神力量的可贵,从而主动树立向先进人物学习的志向。

教师还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延伸,提出有思辨性的问题,如在谈到伟人的精神力量、我们身边的伟大人物等话题时,学生们可能会联想到近年来媒体频频报道的青年人见义勇为的事迹,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进行辩论:“部分人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值得赞扬的行为,另一部分人认为以牺牲自己为前提的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那么同学们对此有何见解呢?”教师通过类似的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具体的课文讲解过程中,可谓一举多得。

(二)将德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将德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必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能够对作者的生平事迹稍有了解,那么,学生学习该文章的难度将会大大降低,且选入课本的文章中,许多文章的作者都是有着光辉事迹的伟人,他们的生平经历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够带领学生了解他们的故事,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产生许多正面影响。如在讲解《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在课上明确本文要表达的思想,然后带领学生参观储存着胡适遗物的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的各种展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胡适的生平及其对母亲的感情,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文章的感情进行升华,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将有效改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负面评价,并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

在讲解与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外出调研。如课本中有许多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调查学校附近的河流污染情况、空气质量情况,并要求学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改变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他人口述等方式更真切地感受到环境破坏对人类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践进行德育将比教师口述的方式效率更高。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写作对学生的宏观把握能力要求较高,只有拥有全局观念,对所学文章有深度理解的学生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许多中职语文教师都只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对学生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不加以重视,这导致许多用华丽辞藻堆砌的作文往往能够获得高分,许多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却因没有使用华丽的写作技巧而获得较低的分数,在新的教育观念下,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变。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强调思想感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在讨论社会时事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要求所有学生对同一时事有一样的评价,而应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是不违背正确价值观的观点,教师都应当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并接受这种思想的多样性。通过对学生写作内容的审阅,教师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身心状态,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打好基础。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德育工作。各种现代化设备打破了学生语文學习的界限,使得学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也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语文学习资源。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许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讲解才能使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源使学生快速了解一篇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作者的生平事迹,通过对这些文章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更容易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师的德育工作也将更顺畅地进行。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当前的中职教学氛围下,将德育观念渗透进语文课堂的过程必定是艰辛的,但我国中职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信心,并不断研究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用兼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为使德育观念全面渗透到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宇佳.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6):215-216+220.

[2]苟怡.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才智,2018(6):126.

[3]康晓娟.春风化雨 以德树人——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30.

[4]张丽.中职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7(24):191.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实践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